在電催化水分解反應中,陽極析氧反應(OER)和陰極析氫反應(HER)的緩慢動力學導致巨大的能量損失,這阻礙了水分解的實際工業應用。此外,由于在水電解過程中質子濃度不可避免地發生變化,需要理想的催化劑在廣泛的pH條件下工作良好并保持穩定,從而使電催化過程更加節能和高效。因此,設計經濟高效的pH通用雙功能電催化劑來實現水的整體分解非常重要。基于此,安徽師范大學張小俊課題組設計并合成了一種核殼結構(CuS@MoSe2),它將超薄的MoSe2納米片包覆在CuS中空納米盒上,形成開放的p-n結結構。空間電荷效應將極大地改善p-n結區域的電子傳質和傳導,同時CuS@MoSe2還具有豐富的活性界面,可作為全pH值高效電催化劑進行整體水分解。當電解質溶液為0.5 M H2SO4時,CuS@MoSe2在10 mA cm-2電流密度下的HER過電位只有49 mV,并且在10 mA cm-2處的OER過電位也僅為236 mV;在1 M KOH中,CuS@MoSe2在10 mA cm-2電流密度下的HER和OER過電位分別為72 mV和219 mV;在PBS中,CuS@MoSe2在10 mA cm-2電流密度下的HER和OER過電位分別為62 mV和230 mV。實驗結果和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表明,所合成的CuS@MoSe2中的p-n結具有很強的協同效應,這個空間電荷效應區域將導致MoSe2在空間電荷區帶正電以顯著促進OER過程,帶負電的CuS可以顯著促進HER過程。此外,內建場可以加速電子傳輸,在電催化過程中形成空間電荷區,穩定CuS@MoSe2中p-n結的帶電活性中心并保持催化劑穩定,并且可以優化催化劑活性中心與反應中間體的結合強度,以提高其電催化性能。這項工作不僅提供了制備在廣泛的pH條件下高效工作的電催化劑的策略,而且還提供了對半導體異質結應用和調節活性位點電子結構的理解。Deciphering the Space Charge Effect of the p-n Junction between Copper Sulfides and Molybdenum Selenides for Efficient Water Electrolysis in a Wide pH Range. ACS Nano, 2022. DOI: 10.1021/acsnano.2c07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