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得國內外高校博士學位或已通過博士學位答辯者;
(2)年齡 ≤ 35周歲,博士畢業 ≤ 3年,未在廣東省從事過博士后工作;
熟悉以下方向者優先:電催化(her/oer/hor/orr/n2固定)、熱催化、酶催化等,熟練掌握納米催化材料的合成、表征等。
(5)能獨立撰寫學術論文,獨立開展科研工作,合作意識強;
(1)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薪酬待遇綜合總年薪約37~60w(其中含省補貼15w、市補貼6w,研究院5w),工作優秀者有績效獎勵;
(2)享受國家法定節假日、五險一金、免費年度體檢、過渡性員工宿舍、10天起帶薪年假、工作餐補貼,戶口和子女入園/學等按單位相關規定執行;
(3)單位提供平臺與人力支持,申報市、省、國家級人才項目;
(4)鼓勵申報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自然科學資助標準為一等12w,二等8w元);
(5)在站期間,符合條件的可競爭性申報國家“博新計劃”(國家給予每人兩年63的資助,其中40w為日常經費,20w為科學基金,3w為國際交流經費)、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40w/2年)、廣東省青年優秀科研人才國際培養計劃(40w/2年),以上項目與廣東省日常經費及深圳市生活補貼不可兼得;
(6)在站期間,符合t200高校排名的海外博士后可競爭性申報廣東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項目(在站60w/2年,出站留粵住房補貼40w,總額100w),以上項目與廣東省日常經費及深圳市生活補貼不可兼得;
(7)出站后留深簽約3年工作勞動合同,可申請深圳市博士后出站留(來)深科研資助30w(每年10w共計3年);
有意申請者請將個人簡歷(要求為pdf)以郵件方式發送至xc.yang@siat.ac.cn。簡歷及郵件標題注明“應聘崗位-學校名稱-專業-姓名”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西麗深圳大學城學苑大道1068號
成會明,國際知名碳材料科學家、中科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現任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碳中和技術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先進炭材料研究部主任,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杰出客座教授。
主要從事碳納米管、石墨烯、能量轉換和儲存材料等研究,已獲得發明專利150多項,以石墨烯、六方氮化硼和電池材料等技術發起成立了多家高技術公司。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做特邀報告190多次,發表論文750余篇(h因子166,被引次數>13萬),材料/化學領域國際高被引科學家,相關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3項),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美國charles e. pettinos獎、德國felcht獎、美國acs nano講座獎等獎勵。曾任《carbon》(碳)副主編、《新型炭材料》主編,現任《energy storage materials》(儲能材料)創刊主編、《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中國科學-材料)副主編。
楊新春,現任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2018年3月博士畢業于神戶大學(日本),隨后分別在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韓國科學技術院、蔚山國立科學技術院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從事氫能儲存和利用領域的研究。近年來,以第一作者在nat. catal.、chem、trends chem.、chem. rev.、adv. energy mater.等領域內頂級期刊發表sci論文20余篇,其中2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論文總被引用2000余次,h因子21。主持國自然青年基金1項。
原創文章,作者:華算老司機,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2/09/27/bf9972f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