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超薄ZnIn2S4納米片上低配位金單原子選擇性光催化CO2還原 2022年10月3日 上午4:11 ? 頂刊 ? 閱讀 14 本文通過復合交換路線合成了超薄ZnIn2S4納米片上的低配位單Au原子(Au1-S2),具有出色的光催化CO2還原性能。 將CO2選擇性光還原為碳氫化合物燃料(如CH4)對于碳中和的未來是有希望和可持續的。然而,由于缺乏與反應中間體的適當結合強度,因此具有高活性和選擇性的光催化CO2甲烷化仍然是一個挑戰。 在這里,山東大學程合鋒、中科大宋禮等通過復合交換路線合成了超薄ZnIn2S4納米片上的低配位單Au原子(Au1-S2),具有出色的光催化CO2還原性能。在可見光照射下,Au1/ZnIn2S4催化劑的CH4產率為275 μmol g-1 h-1,選擇性高達77%。詳細表征和密度泛函理論計算表明,具有Au1-S2結構的 Au1/ZnIn2S4 不僅表現出更快的載流子轉移以支撐其優異的活性,而且大大降低了*CO質子化的能壘并穩定了*CH3中間體,從而導致從CO2光還原選擇性地產生CH4。 為了進一步深入了解Au1/ZIS上的光催化CO2還原機制,進行了 DFT 計算以揭示單個Au 位點在實現 CH4的高活性和高選擇性方面的關鍵作用。根據擬合的 EXAFS 結果(圖 2d),構建了Au1-S2結構,并針對Au1/ZIS催化劑進行了優化。為了比較,還構建了AuNPs/ZIS 和與三個 S原子配位的單個Au原子(表示為 Au1-S3)的配位構型,分別對AuNPs/ZIS、Au1-S2/ZIS 和 Au1-S3/ZIS的可能反應途徑進行了吉布斯自由能計算(圖 5b)。團隊發現具有各種配位的Au的速率確定步驟 (RDS)用于減少CH4的CO2顯著不同,這表明Au狀態在調節產物種類中的關鍵作用。 這可能歸因于單個Au原子的引入,導致單個Au原子與吸附的CO2分子和*COOH中間體之間的電荷富集,從而促進CO2分子的活化和*COOH中間體的穩定化。同時,與Au NPs 對應物相比,單個Au原子上吸附的CO2的C和O原子之間的電荷差異顯著增加(圖5c),這可能是由于表面電子從單個Au原子轉移到二氧化碳分子。它揭示了單個Au原子,尤其是Au1-S2/ZIS構型,更有利于打破C=O雙鍵的電荷平衡,激活CO2分子促進其質子化生成*COOH中間體。 更重要的是,計算的電子分布差異密度所示,*CO中間體也易于與單個Au 原子結合,其電荷富集程度高于Au NPs。在這種情況下,單個Au原子的引入可以穩定*CO中間體,說明氫化成*CHO而不是解吸成CO氣體,這與Au NPs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因此,根據DFT計算,Au1-S2/ZIS 具有出色的CH4選擇性,而 AuNPs/ZIS具有良好的CO選擇性,與實驗結果非常吻合(圖 3a)。選擇性不同的原因是從Au NPs位點或單個Au原子給出的*CO電荷不同。對于AuNPs/ZIS,*CO中間體的狀態是電負性的,與單個Au原子的電中性相反。更重要的是,Au1-S2/ZIS可以打破*CO(C:-0.38|e|,O:0.46|e|)的電荷平衡,降低*CO對*CHO(0.65 eV)的能壘。最有趣的是,由于Au-O相互作用形成鍵合態和反鍵合態,且都被占據,導致Au-O鍵弱,*O物種的勢壘很大。因此,*OCH3中間體的熱力學有利步驟進一步氫化形成*CH3OH中間體,而不是氫化形成CH4解吸,從而*O吸附在Au位點上。 Shenghe Si, Hongwei Shou, Yuyin Mao, Xiaolei Bao, Guangyao Zhai, Kepeng Song, Zeyan Wang, Peng Wang, Yuanyuan Liu, Zhaoke Zheng, Ying Dai, Li Song, Baibiao Huang, and Hefeng Cheng. Low-Coordination Single Au Atoms on Ultrathin ZnIn2S4 Nanosheets for Selective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towards CH4. Angew. Chem. Int. Ed. 2022, e202209446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002/anie.202209446 原創文章,作者:華算老司機,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2/10/03/8fb5b04bee/ Angew.中科大催化山大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電池頂刊集錦:歐陽明高、郭再萍、紀效波、王久林、劉翔、彭秋明、陳衛華、謝琎等成果! 2023年9月19日 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北大ACS Energy Lett.:Li2MO3中不同的氧氧化還原活性 2023年10月17日 于濤/蔡曉燕AFM:CuGaS2/Ga2S3助力光催化CO2還原為C2H4 2023年10月7日 黃云輝/李真/孫琪真AFM:通過光纖傳感器評估粘結劑對硫化聚丙烯腈正極的影響 2023年10月7日 楊維清/劉妍/周斌ACS Nano: 破紀錄!用于超快/超穩定鈉存儲的鉍納米管 2022年11月17日 ?三單位聯合ACS Catal.: 剖幽析微!探究Rh/CeO在合成氣轉化反應中的性質和穩定性 2022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