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可再生氫技術的發展,CO2選擇性加氫制甲醇(CO2+3H2 ?CH3OH+H2O,ΔH°298K=-49.3 kJ/mol;ΔG°298K=+3.5 kJ/mol)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高活性催化劑是高效CO2選擇性加氫的關鍵。此外,在所研究的各種催化劑中,In2O3基催化劑具有較高的甲醇選擇性,并且In2O3負載金屬催化劑上CO2加氫反應具有結構敏感性,金屬催化劑的尺寸對反應活性和選擇性有重要影響。
近日,天津大學劉昌俊和天津工業大學梅東海等制備出以In2O3為載體的錸(Re)催化劑(Re/In2O3),用于CO2加氫制甲醇。
研究發現,在Re/In2O3催化劑上CO2加氫反應具有高度的結構敏感性。甲醇的時空產率(STY)隨著Re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直到Re載量達到1 wt%時STY達最大值,在此之后,催化劑往更有利于二氧化碳甲烷化的途徑進行。當Re載量為5 wt%時,在573 K和5 MPa下甲烷選擇性達到74.0%;當Re載量為10 wt%時,甲烷選擇性進一步提高到100.0%。
在相同的反應條件下,在最佳Re負載量下,甲醇的STY達到0.54 gMeOH gcat-1 h-1,甲醇選擇性為72.1%。此外,低Re負載還可以避免In2O3的過度還原,提高催化劑在高溫下的穩定性。
一系列催化劑表征和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表明,在低Re負載量的Re/In2O3催化劑上存在強的Re-In2O3相互作用,導致1 wt% Re/In2O3上產生原子分散的帶正電的Re物種(Reδ+)。然而,隨著Re負載的增加,Re和In2O3之間的相互作用逐漸減弱;當稀土負載量增加到5 wt%時,在In2O3載體上出現金屬Re物種,引起更多的氫吸附和活化,從而使催化劑有利于CO2甲烷化。
CO2 Hydrogenation to Methanol on Indium Oxide-Supported Rhenium Catalysts: The Effects of Size. ACS Catalysis, 2022. DOI: 10.1021/acscatal.2c03709
原創文章,作者:華算老司機,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2/10/19/f6461957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