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質上不均勻的鋅沉積-溶解和析氫反應(HER)會導致鋅負極的可逆性差,循環壽命有限,從而限制了可充水系鋅電池的實際應用。浙江大學潘慧霖等提出了一種多孔銦(In)涂層與聚丙烯酰胺(PAM)聚合物層的協同策略,以提供大的HER過電位,同時促進Zn2+在電極-電解質界面的快速和均勻傳輸。圖1. ZnSb和ZnIn電極循環前后的形貌PAM聚合物涂覆層很容易吸收鋅基電解液,并產生一個原位形成的功能性凝膠電解液涂覆層,增強鋅負極附近的均勻Zn2+分布,從而促進鋅電極的出色穩定性。通過原位化學置換反應的多孔In涂層被發現是抑制H2生成的更有效的涂層,同時像一個穩定的金屬篩子一樣提供快速的Zn2+傳輸途徑。因此,在嚴苛的條件下,即大的電流密度和高的鋅利用率下,ZnIn-PAM電極的循環穩定性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反應動力學也很出色。圖2. 半電池性能結果,最佳的ZnIn-PAM電極在超高電流密度和面容量(10 mA cm-2, 10 mAh cm-2, Zn利用率:57%)下表現出杰出的循環穩定性,在5 mA cm-2和5 mAh cm-2(Zn利用率:28.5%)下,僅有約50 mV的過電位,長期使用壽命超過1700 h。進一步結合電解二氧化錳正極,全電池在5C下提供了10000次循環的超長壽命,每循環的容量衰減率為0.006%。這項工作為探索協同戰略提供了有用的視角,以解決鋅金屬基水系電池在實際使用中有限的循環穩定性。圖3. 全電池性能Synergetic Control of Hydrogen Evolution and Ion-transport Kinetics Enabling Zn Anodes with High-Areal-Capacity. Nano Energy 2022. DOI: 10.1016/j.nanoen.2022.107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