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是實現碳中和的關鍵,其中具有單金屬原子分散的異質結材料是制氫的理想材料。然而,如何實現大規模制備高穩定性、低成本、方便的單原子錨定異質結構催化劑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基于此,香港城市大學(深圳)呂堅、香港城市大學李揚揚和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孫李剛(共同通訊作者)等人報道了一種從礦物水凝膠開發的鐵(Fe)單原子分散異質結的鉬(Mo)基納米片(Fe/SAs@Mo-based-HNSs)。該納米片在堿性條件下表現出優異的析氫反應(HER)活性和可靠性,在電流密度為10 mA cm-2下表現出38.5 mV的過電位,在高達200 mA cm-2下,在運行超過600 h時后性能沒有下降,優于大多數已報道的非貴金屬電催化劑。
通過DFT計算,以確定Fe/SAs@Mo-based-HNSs在HER中突出的電催化活性的分子基礎。作者計算了從實驗觀察中提取的各個位點的ΔEH2O值,基于確定的微觀結構,構建了三個單相模型(MoP、MoP2、MoO2)、三個異質結構界面模型(MoP/MoP2,MoP/MoO2,MoP2/MoO2)和兩個單原子分散模型(Fe@MoO2-1,Fe@MoO2-2)。所有界面模型的ΔEH2O值均高于單相模型,證明異質結構界面有效促進H2O吸附。
此外,單原子分散Fe原子與MoO2中1個(Fe@MoO2-1)和2個(Fe@MoO2-2)O原子鍵合的H2O吸附能力存在顯著差異,說明單原子分散Fe原子的局部鍵合環境極大地影響了電催化位點的H2O吸附行為。
單相和異質結界面模型均表現出比Pt(111)更強的水吸附能力,說明MoP2、MoP2和MoO2納米晶體及其異質結構界面是高效吸附水的關鍵。結果表明,在吸附H2O分子時,異質結界面和單Fe原子位點出現了明顯的電子耗損,表明了電子從活性位向H2O分子轉移的有效促進作用。
Two-dimensional mineral hydrogel-derived single atoms-anchored heterostructures for ultrastable hydrogen evolution. Nat. Commun., 2022, DOI: 10.1038/s41467-022-33725-8.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33725-8.
原創文章,作者:華算老司機,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2/11/01/0f3544b5f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