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生杰/李林林/李蕾AFM:CoBDC/MXene實現高效的全pH內HER 2022年11月7日 上午12:19 ? 頂刊 ? 閱讀 16 催化頂刊集錦 設計定義明確的界面化學鍵橋是優化金屬-有機骨架(MOFs)催化活性的有效策略,但仍然具有挑戰性。 基于此,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彭生杰教授和李林林副教授、嘉興學院李蕾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等人報道了一種簡易原位生長策略,通過將MXene與CoBDC納米片偶聯來合成緊密連接的2D/2D異質結。 測試結果表明,優化后的CoBDC/MXene在電流密度為10 mA cm-2下表現出優異的析氫反應(HER)活性,在堿性、酸性和中性電解質中分別具有29、41和76 mV的低過電位,與商用Pt/C催化劑相當。 為了解界面Co-O-Ti橋接對HER性能的影響,對MXene、CoBDC和CoBDC/MXene進行了DFT計算。在MXene修飾后,CoBDC表現出從Co到Ti原子的電子轉移,這歸因于界面Co-O-Ti橋的形成,在兩相間建立了連續的電子傳輸。對比CoBDC和MXene,CoBDC/MXene異質結在費米能級具有較高的電子密度。 在CoBDC與MXene異質結界面處存在耦合電子軌道,優化了CoBDC/MXene的電導率,降低了電荷轉移阻力。CoBDC與MXene (-2.12 eV)中Co的d-帶中心比純CoBDC(-1.95 eV)低,表明CoBDC/MXene界面對H中間體的吸附減弱,促進了H2的演化。結果表明,界面橋的形成可以調節電子結構,導致電荷的重新分配。 Electronic Modulation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by Interfacial Bridging for Efficient pH-Universal Hydrogen Evolution. Adv. Funct. Mater., 2022, DOI: 10.1002/adfm.202210322.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210322. 原創文章,作者:華算老司機,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2/11/07/d793d5d4e9/ AFM催化頂刊集錦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重磅Nature!GPT-4來搶“飯碗”了! 2023年12月22日 Arumugam Manthiram教授EES: 揭秘先進電解液提升無負極鋰金屬電池性能的機制 2023年10月15日 IF=60.622,Chem. Rev.:人工智能應用于電池研究:炒作還是現實? 2023年10月23日 郭少軍教授,最新Nature Synthesis! 2023年12月15日 H指數105!中科大「國家杰青」宋禮團隊,最新AFM! 2024年8月1日 南理工楊勇/沈錦優Small: 生物質誘導的雙相碳裝飾: 波段和電子工程用于高效N2光固定 2023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