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沈少華教授NML:Zn-PCN在可見光下催化整體水分解 2022年11月29日 上午12:19 ? 頂刊 ? 閱讀 43 本文報道了一種新的中間配位策略,并合成了原子分散的鋅配位三維(3D)海綿狀PCN(Zn-PCN)。 聚合物氮化碳(PCN)具有用于收集太陽光和驅動水氧化還原反應的合適的帶結構,但其電荷轉移能力較差,表面反應動力學緩慢,限制了其用于水分解的光催化活性。 基于此,西安交通大學沈少華教授(通訊作者)等人報道了一種新的中間配位策略,并合成了原子分散的鋅配位三維(3D)海綿狀PCN(Zn-PCN)。 得益于源自3D多孔結構的豐富的表面活性位點,Zn-PCN在可見光下光催化整體水分解,產生H2和O2的化學計量比為2: 1,H2的生成速率為35.2 μmol h-1 g-1。 本文通過DFT計算,以測定錨定Zn單原子對PCN電子構型的影響。能帶結構和態密度(DOS)計算結果表明,對于PCN, C 2p和N 2p軌道都參與導帶(CB),而價帶(VB)由N 2p軌道主導。 隨著Zn單原子的引入,Zn 3d軌道對Zn-PCN的CB有很大的貢獻,在VB上方約2.07 eV處出現了一個新的與Zn相關的間隙能級。 同時,Zn-PCN的帶隙較BCN增寬,與引入Zn單原子后光吸收邊的藍移一致。其中,不同的Zn單原子加載量并沒有明顯改變Zn-PCN的帶隙。 當Zn單原子負載含量較高時,Zn-PCN的功函數較小,表明Zn-PCN載流子濃度較高,有利于電荷轉移能力和電子激發。從差分電荷密度圖可以看到Zn-PCN中電荷的重新分布,空穴主要富集在Zn單原子上,電子聚集在相鄰的C和N原子上。 這種局域電荷分布將氧化還原活性位點在空間上相互分離,抑制了光生電子-空穴對的重組,抑制了H2和O2在表面的反反應。 Electron-Deficient Zn-N6 Configuration Enabling Polymeric Carbon Nitride for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tic Overall Water Splitting. Nano-Micro Lett., 2022, DOI: 10.1007/s40820-022-00962-x.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22-00962-x. 原創文章,作者:華算老司機,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2/11/29/fe12b46481/ NML催化西安交大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西安交大蘇亞瓊團隊,最新Angew! 2024年4月12日 【進展】吉大李楠教授團隊:原位封裝于介孔碳球的超小碳化鉬顆粒用于電解水制氫 2023年11月13日 用一臺設備,發篇Nature Materials! 2024年6月5日 重磅!全硅負極即將大規模商用! 2023年10月14日 Environ. Sci. Technol.:金屬表面羥基的作用和Pt/Al2O3催化甲醛氧化反應 2024年2月28日 華科李會巧/翟天佑EES:循環壽命超過1年!鋅基電池新突破 2023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