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成年小嫩xb,嫰bbb槡bbbb槡bbbb,免费无人区码卡密,成全高清mv电影免费观看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張海民、趙惠軍、楊世和、黃勃龍、范閩光、陳政君等

1. Nat. Sustain.:用于綠色生產氨的原子分散Fe-Co雙金屬電催化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氨是商業生產氮肥不可或缺的原料,氮肥在增加糧食產量和養活全球不斷增長的人口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然而,目前氨工業采用的哈伯-博施工藝是能源和碳密集型的工藝,約占全球能源消耗的2%和約1.8%的碳排放。因此,開發綠色合成氨工藝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可再生電力驅動的電催化氮還原反應(NRR)被認為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氨生產途徑,即使不是零碳的方式其碳排放量也很低,但是NRR的產率和法拉第效率還有待提升。
單原子電催化劑具有改變這一催化過程的潛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張海民和格里菲斯大學趙惠軍(共同通訊)等人利用富含氧官能團的細菌纖維素錨定鐵(Fe)和鈷(Co),實現高密度,原子分散,雙金屬Fe-Co活性位點。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在實驗條件下,NH3是唯一的NRR產物,沒有檢測到N2H4。NH3的產率和法拉第效率都隨著陰極電位的增加而增加,然后隨著陰極電位的進一步增加而降低,這是由于較高陰極電位下有利于析氫反應的發生。在-0.30 V時(相對于RHE),催化劑具有最優異的NH3產率以及法拉第效率,分別為574.8 ± 35.3 μg h-1 mgcat.-1(185.4 ± 11.4 mg h-1 mgFe+Co-1)和73.2 ± 4.6%。本文所獲得的NH3的產率和法拉第效率是迄今為止報告的所有NRR單原子催化劑中最高的。
此外,還在-0.30 V時(相對于RHE)下測試了催化劑在72小時內的穩定性,NH3的產率和法拉第效率的平均值分別為535.8 ± 30.9 μg h-1 mgcat.-1和69.3 ± 3.1%,表明極好的NRR穩定性。單原子催化劑優異的穩定性可歸因于其結構穩定性。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通過理論計算證明N2是端吸附在Fe和Co位點的,在Fe-Co位點上則通過側吸附。通過側吸附,計算出的電荷密度差揭示了Fe和Co的d軌道中的電子轉移到了N2的空π*軌,還計算得到Fe-Co位點側吸附的第一步反應自由能為0.610 eV,約為Fe(1.16 eV)和Co(1.30 eV)位點端吸附的一半,證實Fe-Co位點側吸附的N2有利于NRR。
更重要的是計算證實,[(O-C2)3Fe-Co (O-C)C2]可以在脫附*NH3的NRR循環結束時再生,并且很容易用于催化下一個NRR循環,這意味著[(O-C2) 3Fe-Co (O-C)C2]可能是催化劑在反應過程中的實際活性位點并使得催化劑具有優異的NRR性能。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Atomically dispersed bimetallic Fe–Co electrocatalysts for green production of ammonia, Nature Sustainability, 2022, DOI:10.1038/s41893-022-00993-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893-022-00993-7.
?
2. Small:具有多個析氧活性位點的高效三元錳基尖晶石氧化物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考慮到當今的全球能源和環境問題,有必要構建可持續的清潔能源體系。陽光是迄今為止最豐富的來源。然而陽光的間歇性仍然是一個挑戰,如何在太陽不再照耀的時候有效地收集和儲存太陽能是個重要的問題。通過電催化將水分解為氧氣和氫氣,可以將間歇性的太陽能儲存為取之不盡的環保燃料,無論電解水裝置是否由陽光驅動,電解水的析氫反應(HER)和析氧反應(OER)都需要高效的催化劑。然而由于OER的動力學緩慢,需要高的過電位值來驅動反應,迫切需要一種高效、穩定且具有優異OER性能的電催化劑。
基于此,南洋理工大學Lydia HelenaWong等人使用高通量方法表明錳基尖晶石氧化物Fe10Co40Mn50O具有優異的催化活性。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二元Co50Mn50O比單一的Co-,Mn-氧化物更有活性,表明Co和Mn元素有助于OER催化活性,錳基催化劑 Co50Mn50O和Fe10Co40Mn50O也的確表現出優異的OER性能。此外,還研究了Fe對FexCo50-xMn50O催化活性的影響。在Fe含量為10%時,催化活性最高,在10 mA cm-2時的最低OER過電位為310 mV。
研究認為Fe10Co40Mn50O(即10%Fe)比Co50Mn50O(即0%Fe)更有活性是因為Fe離子有利于讓更多的Co2+占據四面體位置。隨著更多的Fe取代Co位(即在Fe位點為20、30、40和50%),可用于催化反應的Co減少,從而降低了整體的催化活性。根據實驗結果可以看出,當Fe完全取代Co(Fe50Mn50O)時,可以觀察到最低的催化活性和最高的過電位值,這一結果揭示了Co作為活性位點的重要性,而少量Fe離子的加入促進了活性。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為了了解尖晶石Co50Mn50O和Fe10Co40Mn50O氧化物具有優異OER催化活性的原因,研究了Fe、Co和Mn的電子結構和局部配位環境,sXAS結果表明,OER的高催化活性歸因于活性位點Co2+和Mn3+離子分別位于四面體和八面體位點。更重要的是,Fe3+的加入通過在四面體位置誘導更多的Co2+并進一步調節Co離子的電子結構以獲得更好的OER,從而顯著提高了催化活性。電化學阻抗測試進一步揭示了Co2+和Mn3+在OER催化過程中的獨特作用。Co和Fe通過O的強相互作用引起了活性氧層的形成,這有助于高催化活性。
此外催化劑反應后的結構和表面表征表明,Fe10Co40Mn50O表面結構的微弱改變顯示了其對催化表面不可逆反應的穩定性。這項工作證明了一種高通量方法用于快速篩選和優化具有多個活性位點的新型高效OER催化劑,對催化劑設計的提供了更深入理解。本文的策略可能擴展到其他與氧相關的應用,如可充電金屬-空氣電池等。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Efficient Ternary Mn-Based Spinel Oxide with Multiple Active Sites for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Discovered via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Methods, Small, 2022, DOI:10.1002/smll.202204520.
https://doi.org/10.1002/smll.202204520.
?
3. AM:合理重構金屬-有機框架作為穩定的析氧電催化劑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金屬-有機框架(MOF)是一類結晶型多孔材料,由于其固有的高孔隙率、高表面積以及可設計性已成為具有競爭力的析氧反應(OER)催化劑。但是為了克服目前電化學性能的發展瓶頸,仍然迫切需要一種新的 MOF 結構設計策略。
了解催化劑的結構-性能關系對于提高催化劑在不同環境下的電化學反應活性和穩定性至關重要,昆明理工大學胡覺和張利波,香港理工大學黃勃龍和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楊世和(共同通訊)等人首次報道了通過精確重構 MOF結構,成功制備了具有良好穩定性的OER電催化劑,從MOF-74-Fe到MIL-53(Fe)-2OH并且活性位點具有不同的配位環境。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研究了 MIL-53(Fe)-2OH和MOF-74-Fe催化劑在室溫O2飽和的1.0 M KOH溶液中的OER電催化性能。與 MOF-74-Fe(242mV)和 IrO2(335mV)催化劑相比,MIL-53(Fe)-2OH催化劑在10 mA cm-2的電流密度下表現出最低的215 mV 過電位。MIL-53(Fe)-2OH催化劑的 Tafel 斜率(45.4 mV dec-1)也低于 MOF-74-Fe (49.5 mV dec-1) ,IrO2(99.7 mV dec-1)和NF(108.2 mV dec-1)。
為了進一步說明催化OER過程中的反應動力學,還進行了電化學阻抗測試。MIL-53(Fe)-2OH在堿性條件下,在1.53 V(相對于RHE,對應于過電位300 mV)時具有超低的電荷轉移電阻,約為0.65 Ω,低于MOF-74-Fe (0.80 Ω)和IrO2(18.32 Ω)催化劑,表明在電化學反應過程中MIL-53(Fe)-2OH表面的電荷轉移速度要快得多。這些結果證實了MIL-53(Fe)-2OH對OER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此外,還測定了催化劑的轉換頻率(TOF)和質量活性以進一步說明催化劑MIL-53(Fe)-2OH的催化性能。MIL-53(Fe)-2OH催化劑的TOF高達1.44 s-1,顯著高于MOF-74-Fe (0.59 s-1)和IrO2(0.0177 s-1)。MIL-53(Fe)-2OH的質量活性可高達357.90 A g-1,顯著大于MOF-74-Fe(153.60 A g-1)和IrO2(62.34 A g-1)。
綜上所述,這些結果清楚地表明,具有較低的Tafel斜率和較低過電位的催化劑MIL-53(Fe)-2OH具有優異的催化OER活性,其性能超過了大多數最近報道的MOFs基OER催化劑。由Pt/C和MIL-53(Fe)-2OH組成的全解水系統在1.59 V的電壓下很容易驅動100 mA cm-2的電流密度,具有高催化活性。此外,MIL-53(FE) -2OH催化劑的法拉第效率高達96.4%,幾乎充分利用了所有電荷。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對于MIL-53(Fe)-2OH,苯環中的碳位點比O-C-O中的碳位點具有更強的催化活性,OH空位的形成進一步提高了電子轉移。這表明,酚基的存在不僅促進了電子的傳遞,而且提高了整體的催化活性。對于MOF-74-Fe, O的σ軌道的上升趨勢在OOH*處顯示出明顯的偏差,這可能會增加從O*向OOH*轉換的障礙。
同時,在MIL-53(Fe)-2OH催化劑中沒有這種偏差,實現了具有低能壘的中間體的高效轉換。這些結果進一步證實了MIL-53(Fe)-2OH優異的OER性能來自于由酚基調控的最佳電子結構。在引入平衡電位后,注意到MIL-53(Fe)-2OH的OER性能的提高歸因于與OH*的適當結合能,這導致能壘降低了0.23 eV,比MOF-74-Fe的0.32 eV低。值得注意的是,MOF的結構在吸附中間體的過程中能夠保持相對穩定。基于O*的轉換反應,比較了催化劑對2e和4e的OER之間的選擇性。對于MOF-74-Fe和MIL-53(Fe)-2OH,由于O*到OOH*的能壘比O*到O2小得多,4e的OER則占主要地位,表明催化劑對4e的OER具有較高的選擇性。
本工作結合了均相和異相催化劑的優點,提供了一種基于分子MOF重構的新穎設計策略,并對配位環境和活性位點的電子結構進行了精細調控,這將為未來高效OER電催化劑的發展開辟新的方向。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Rationally Reconstruct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s Robust Oxygen Evolution Electrocatalysts, Advanced Materials, 2022, DOI:10.1002/adma.202208904.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08904.
?
4. Appl. Catal. B:Ni/W5N4 莫特-肖特基異質結雙功能電催化劑實現高效尿素輔助電解水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氫是一種清潔、可持續的能源載體,有望緩解能源危機和環境等問題,以綠色能源為動力的電解水是一種環保的產氫方式。然而,該反應的效率受到陽極析氧反應(OER)的嚴重限制,因為OER熱力學平衡勢較高(1.23 V)。尿素氧化反應(UOR)最近被認為是替代OER的理想反應,因為它的理論電位超低只有0.37 V。同時,UOR也為含尿素的廢水的凈化提供了一種潛在的解決方案,其產物(N2和CO2)也可以進一步避免電解水產生的氫氣導致的爆炸。然而,由于其復雜的六電子反應過程和對反應物/產物的多步驟吸附/脫附,其固有的緩慢動力學極大地阻礙了其大規模應用。
近日,廣西大學范閩光和陳政君(共同通訊)等人用水熱法和氮化法合成了負載在泡沫鎳(NF)上的 Ni/W5N4莫特-肖特基異質結納米微球作為UOR和HER的高活性催化劑。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Ni/W5N4/NF的UOR活性與商用RuO2催化劑相當,在10 mA cm-2的電流密度下,其電位僅為1.34 V (相對于 RHE),遠低于其他對比催化劑。令人印象深刻的是,Ni/W5N4/NF催化劑可以驅動1000 mA cm-2的大電流密度,在電位為1.60 V時(相對于RHE),這意味著其工業應用前景廣闊。Ni/W5N4/NF對HER也表現出良好的催化性能。Ni/W5N4/NF催化劑只需要25 mV的過電位即可達到10 mA cm-2的電流密度,這優于所有對比樣品,甚至優于商業Pt/C催化劑(32 mV)。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有和沒有尿素的電解質中測試的Ni/W5N4/NF電催化劑的HER性能幾乎相同,表明尿素在電解質中的存在不會影響催化劑的HER性能。此外,Ni/W5N4/NF催化劑對HER也表現出令人滿意的穩定性,在電流密度分別為10和100 mA cm-2的長時間測試中電壓波動僅為± 2和± 7mV,揭示了Ni/W5N4/NF莫特-肖特基異質結有利于結構的穩定性。由于Ni/W5N4/NF具有優異的UOR和HER活性,以Ni/W5N4/NF電極作為陰極和陽極,建立了節能的尿素輔助電解系統,只需要1.33和1.77 V的電壓即可分別達到10和1000 mA cm-2的電流密度。與單純的電解水系統相比,尿素輔助制氫系統表現出明顯的性能優勢。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理論計算表明在肖特基接觸形成后,功函數差將自發地驅動電子從Ni轉移到W,直到內置電場的建立和功函數平衡的實現。建立的內置電場可以加速電子轉移,提高電子的導電性。
此外,計算結果還表明與Ni相接觸的N原子層得到了來自上下兩個方向的電子,這樣的大量電子重分布可以優化中間體的吸附/脫附并促進H2O分子的吸附和活化,從而顯著加速整個HER過程。Ni/W5N4/NF催化劑具有表面重構、高電化學活性表面積和改善電荷轉移等優點,這些結果表明,金屬/TMNs莫特-肖特基異質結催化劑可以作為尿素輔助制氫的有希望的雙功能催化劑。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Surface reconstruction and charge distribution enabling Ni/W5N4 Mott-Schottky heterojunction bifunctional electrocatalyst for efficient urea-assisted water electrolysis at a large current density,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22, DOI:10.1016/j.apcatb.2022.122168.
https://doi.org/10.1016/j.apcatb.2022.122168.
?
5. Adv. Funct. Mater.:Ni(OH)2中摻雜和空位共同促進尿素電氧化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尿素氧化反應(UOR)與析氧反應(OER)相比具有較低的熱力學勢(0.37 V vs 1.23 V),在技術上對可再生能源相關系統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用UOR取代熱力學上不利的OER是提高電化學器件能量轉換效率的一種很有前途的策略。此外,UOR已廣泛應用于處理富尿素廢水和能源回收。然而,UOR由于六電子反應過程的存在,存在動力學遲緩的問題。氫氧化鎳(Ni (OH)2)具有結構靈活、堿性條件下富含3d 電子等優點,是UOR最有前途的電催化劑之一。然而,其分層結構與暴露的有限的邊緣位點嚴重阻礙了UOR活性的進一步改善。
南開大學焦麗芳等人制備了富氧空位和釩摻雜的Ni (OH)2(Ovac-V-Ni (OH)2)催化劑,富氧空位和釩摻雜協同促進了尿素的電氧化。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首先探究了V原子和O空位對UOR催化活性的影響,在電流密度為100 mA cm-2的情況下,V0.12-Ni(OH)2的電位達到1.47 V(相比于RHE),遠低于Ni(OH)2(1.60 V相比于RHE),表明V摻雜可以有效地提高催化劑的性能。V0.12-Ni(OH)2對UOR 優越的反應動力學也通過比Ni(OH)2和V0.08– Ni(OH)2更低的Tafel斜率來闡明。通過計時電流法測試評估了電催化劑的電化學穩定性,V0.12-Ni(OH)2在110小時內以及在電位為1.37 V(相對于RHE)的穩定性測試中展現出優越的催化穩定性。
同時,與OER相比, V0.12-Ni(OH)2優異的UOR性能使得在其電解槽中驅動UOR所需的能量更少,即使與其他Ni基催化劑相比,V0.12-Ni(OH)2也顯示出優越的UOR活性。為了更加實際的應用,將含有KOH的電解質用于尿素和水的電解(V0.12-Ni(OH)2和Pt分別作為陽極和陰極)。當尿素電解系統的電流密度達到10 mA cm-2時,電壓僅為1.50 V,這遠遠低于傳統水電解系統所需的1.67 V。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密度泛函理論(DFT)分析結果表明,優異的電化學性能來源于活性相(Ovac-V-γ-NiOOH)中V和 O-空位雙活性中心引起的幾何結構和電子結構的變化。具體來說,可彎曲的V空軌道更容易捕獲尿素的孤對電子,并調節尿素內部電子態的分布。O空位與V原子配合,通過幾何結構調控改變了中間體的選擇性。
這項工作表明,摻雜與氧空位協同作用是設計高效UOR電催化劑的一種很有前途的策略,并且雜原子摻雜和空位的雙活性中心策略架起了選擇性設計和催化劑表面科學之間的橋梁,可以推廣到其他能量轉換的異質結構催化劑中。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Synergistic Engineering of Doping and Vacancy in Ni(OH)2 to Boost Urea Electrooxidation,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2, DOI:10.1002/adfm.202209698.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209698.
?
6. Adv. Sci.:多協同電催化劑的電子結構工程用于實現出色的中性介質全水解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全球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要求適合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能源生產方式。氫被認為是傳統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品,電解水產氫具有制取純氫的經濟潛力,因而得到了廣泛的研究。高效的在中性介質下的電解水將來可能成為無限制能源需求的可持續解決方案,但需要開發創新途徑以實現目前尚未滿足的要求以及析氧反應(OER)和析氫反應(HER)的緩慢動力學使得電解水仍然存在高過電位的問題,因此電解水制氫還面臨著一定的挑戰。
在此基礎上,特拉維夫大學Patolsky Fernando等人結合電子結構工程和表面形貌調控策略,通過Ni基底在硫環境下的可擴展單步熱轉變實驗,提出了一種新型的無粘結劑的電催化劑的表面形貌調控方法。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在中性介質中,所有硫化鎳電催化劑(NiSx-2h,NiSx-12h,NiSx-24h 和 NiSx-40h)顯示出優異的OER性能。NiSx-24h在10和50 mA cm-2的電流密度下分別表現出173 mV 和408 mV的超低過電位。此外,與鎳箔相比,NiSx-24h還展現出優異的HER性能,NiSx-24h在10和50 mA cm-2時的過電位最低,分別為250和365 mV。
有趣的是,TOF計算清楚地指出了本征催化性能和活性面積在催化劑整體實際性能中的協同作用。對于NiSx-2h其本征催化活性是中等的,然而高活性比表面積導致了其類似于NiSx-40h的實際性能。NiSx-24h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和較高的活性比表面積,在中性介質中表現出最佳的HER性能以及優異的穩定性。當NiSx-24h同時作為陰極和陽極進行全解水的時候,在10和50 mA cm-2的電流密度下的電壓分別為1.59和1.94 V,這是在中性介質下雙功能電催化劑報道的最低電壓。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本文通過鎳基在硫環境下的單步熱轉變過程,合成了高導電的具有三維分級納米結構的NiSx電催化劑。隨著時間的增加,催化劑中的NiS2的濃度增加,由于結構致密導致的形貌變化,高活性比和電導率發生可控調節。這種基于NiSx的時間演變,反過來又誘導了在中性條件下電催化水分解性能的顯著增強。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得到的電壓甚至低于基準的Pt/C-IrO2電極在中性條件下。在這項工作中開發的電催化劑的性能增強是電催化活性(由表面電子態主導)和活性位點(由表面形貌主導)的協同貢獻。因此,本研究展示的協同本征催化活性和形貌的策略以及新催化劑NiSx-24h顯示出卓越的電催化性能,可以進一步在其他大量的電化學應用中探索。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Electronic Structure Engineering of Highly-Scalable Earth-Abundant Multi-Synergized Electrocatalyst for Exceptional Overall Water Splitting in Neutral Medium, Advanced Science, 2022, DOI:10.1002/advs.202203678. https://doi.org/10.1002/advs.202203678.
?
7. Nano Lett.:BiVO4粒子光催化劑中助催化劑/半導體界面電荷轉移的納米級測量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半導體光催化劑粒子在太陽能燃料生產中的應用研究已有數十年的歷史,包括電解水制氫、CO2還原和N2還原。由于載流子遷移率低,載流子擴散長度短,表面重組,界面上載流子選擇性差和/或電化學動力學差等原因,這些系統的太陽能-燃料效率一直很低。半導體光催化劑粒子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氫氣等燃料,通常認為這些粒子提供了依賴于晶面的電子-空穴分離。一種常見的方法是在電子選擇性面上沉積析氫反應(HER)電催化劑,在空穴選擇性面上沉積析氧反應(OER)電催化劑。然而,對于電荷-載流子-選擇性接觸是如何出現的,以及它們是如何被合理設計的還缺乏準確的理解。基于此,俄勒岡大學Boettcher Shannon W.將單晶BiVO4半導體顆粒作為模型系統來研究。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實驗結果表明CoOx修飾的BiVO4電極產生較大的光電壓和光電流,表明在 CoOx-BiVO4界面具有較好的空穴選擇性。CoOx 也是一種較好的水氧化助催化劑,在OER中具有比Pt更快的動力學。雖然空氣中的O2吸附可以調節Pt納米粒子的功函數,并可能改變Pt-BiVO4界面的選擇性,但是并沒有觀察到Pt-BiVO4在N2而不是空氣下的光化學行為的顯著變化。此外,在空穴犧牲劑(1.0 M Na2SO3)存在下,研究了光催化劑的光電化學性質。與緩慢的水氧化反應相反,SO32-生成SO42-的反應動力學較快。然后,光響應主要由傳輸到 BiVO4-助催化劑接觸處的光載流子的傳輸和收集控制。即使有從催化劑到氧化還原活性犧牲劑的快速空穴轉移,CoOx 修飾的BiVO4仍然具有更大的光電流和光電壓,表明 BiVO4光催化劑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 BiVO4-助催化劑界面的化學性質控制,而不僅僅是半導體中的光生載流子的大量產生和重組。
為了研究多相助催化劑-BiVO4界面上的結構-光活性關系,本文使用導電AFM直接測量單個助催化劑-BiVO4納米接觸的電荷轉移性質。從原位測試開始,在對比實驗中發現,沉積的CoOx納米粒子與Pt-Ir涂層的AFM尖端形成歐姆接觸,與BiVO4的電阻相比,CoOx納米粒子與AFM尖端之間的接觸電阻較小。
與宏觀光電化學測量中觀察到的空穴選擇性/收集相反,在光照射下,在短路時沒有測量到顯著的電流穿過納米觸點。由于在正施加偏壓下測量正光電流,在負施加偏壓下測量負光電流,因此觀察到的穿過納米觸點的光響應是由于光導率,而不是由于選擇性少數載流子收集。盡管干燥的CoOx-BiVO4納米觸點顯示出略微不對稱的電流密度-電壓曲線,但空穴和電子的選擇性顯然不足以允許選擇性收集,這可能是由于在干燥條件下界面處的勢壘高度較低。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水和離聚物的存在誘導了BiVO4上CoOx OER助催化劑接觸處的空穴選擇性。由去質子表面-OH基團產生的負電荷層增加了帶的彎曲程度,以提高空穴選擇性。如果由于所述半導體的化學性質而不容易產生所述表面電荷層,則還可能需要進行表面酸/堿處理。這也表明一個多孔的,電解質滲透的助催化劑(CoOx,NiOx)是有用的,因為表面電荷層可以穿透助催化劑,并更有效地形成一個自適應結,以提高空穴選擇性。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Nanoscale Measurements of Charge Transfer at Cocatalyst/Semiconductor Interfaces in BiVO4 Particle Photocatalysts, Nano Letter, 2022, DOI:10.1021/acs.nanolett.2c03592.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lett.2c03592.
?
8. Adv. Mater.:高熵合金氣凝膠: 二氧化碳還原的新平臺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電化學CO2還原反應(CO2RR)是以可持續、經濟的方式降低 CO2排放、獲得高價值化學品或可再生燃料的有效策略。通過合理設計和調節電催化劑,可以獲得大量的具有附加值的化學物質或燃料,如一氧化碳、HCOOH、甲烷、多碳碳氫化合物和氧化物。根據最近的技術經濟分析,將CO2電化學轉化為HCOOH或CO通過兩電子過程是最經濟可行的。鈀基電催化劑在CO2RR電化學反應中具有優異的催化活性,但仍存在成本高、易CO中毒、析氫能力強等缺點。因此,提高CO2RR 電催化劑的抗CO中毒性、抑制析氫性能、提高Pd電催化劑的穩定性是當務之急。
基于此,江南大學張楠和劉天西,青島大學白樹行(共同通訊)等人制通過凍融法首次實現了高熵合金氣凝膠的普適性制備,成功得到了一系列高效穩定的新型二氧化碳電還原催化劑。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在含0.1 M KHCO3的Co2飽和的三電極體系中,在六元PdCuAuAgBiIn高熵合金氣凝膠,PdCuAuAgBiIn高熵合金粒子和Pd MAs上進行了電催化CO2RR。氬氣下的陰極活性完全是由析氫反應(HER)引起的。結果表明,當電解液中CO2飽和時,PdCuAuAgBiIn高熵合金氣凝膠的陰極電流密度顯著增加,表明PdCuAuAgBiIn高熵合金氣凝膠對CO2的響應良好,對CO2的有效轉化潛力巨大。
三種不同催化劑在CO2RR過程中產生的氣體和液體產物,分別用氣相色譜和1H核磁共振進行定量分析,發現HCOOH 是三種不同催化劑的主要產物,同時還有少量的CH4、CO和H2。在-0.7到-1.1 V(相對于RHE)的范圍內幾乎沒有產生H2,表明 PdCuAuAgBiIn高熵合金氣凝膠將完全抑制HER并在廣泛的潛在范圍內達到100%的法拉第效率(FE)。
此外,PdCuAuAgBiIn高熵合金氣凝膠進一步表現出高達97.3%,97.6%甚至98.1% 的FEHCOOH在-0.8到-1.1 V(相對于RHE),這使得它們在最近報道的CO2RR電催化劑中脫穎而出。對于PdCuAuAgBiIn高熵合金氣凝膠,在-1.1 V(相對于RHE)時最高的FEHCOOH是91.3%,以及在各種電位下產生的約5%的FEH2。對于Pd MA,FEHCOOH最多只有25%,伴隨著約40%的FEH2和20%的FECO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此外,基于原位ATR-IRAS光譜分析,提出了PdCuAuAgBiIn高熵合金氣凝膠上產生HCOOH的機制。首先,CO2吸附在PdCuAuAgBiIn高熵合金氣凝膠表面(*CO2)后,進一步氫化成Bi-HCOO*。然后Bi-HCOO*通過構型反轉變成m-HCOO*,最后m-HCOO*從催化劑表面分離。但是對于PdCuAuAgBiIn高熵合金粒子,部分m-HCOO**CHO中間體進一步還原為CH4,導致HCOO的法拉第效率低于PdCuAuAgBiIn高熵合金氣凝膠。PdCuAuAgBiIn 高熵合金氣凝膠對反應中間體優化后的吸附和脫附強度促進了CO2向HCOOH的高效轉化。
因此,歸因于不同金屬與表面不飽和位點之間的強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可以調節不同金屬的電子結構,并使HCOO *中間體在催化劑表面的吸附和脫附能夠提高HCOOH的產生。這項工作不僅為制備高熵合金氣凝膠提供了一種簡便的綜合策略,而且為高效催化劑的開發及其他方面的研究開辟了道路。
催化頂刊集錦:Nat. sustain.、AM、AFM、Adv. Sci.、ACB、Small等成果
High-entropy Alloy Aerogels: A New Platform for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Advanced Materials, 2022, DOI:10.1002/adma.202209242.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09242.

原創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2/12/07/ae04d2d6ad/

(0)

相關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南县| 广州市| 南靖县| 星座| 河间市| 广丰县| 克什克腾旗| 吉林市| 阳西县| 延寿县| 承德县| 上蔡县| 富顺县| 涟水县| 无棣县| 浠水县| 兴国县| 奉新县| 二连浩特市| 兰考县| 肇东市| 望奎县| 叶城县| 门头沟区| 松原市| 巴林右旗| 磴口县| 星座| 百色市| 建始县| 鸡西市| 南开区| 皋兰县| 麻栗坡县| 龙州县| 龙岩市| 山阴县| 精河县| 岗巴县| 郑州市| 黔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