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坦言:如果沒有項目或“帽子”,不足以讓科研人過上“體面的生活” 2023年1月9日 上午12:18 ? 話題 ? 閱讀 10 來源丨光明日報(2021年05月30日?10版)? 作者:周忠和,中國科學院院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支持科研事業單位探索試行更靈活的薪酬制度,穩定并強化從事基礎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科研人員隊伍,為其安心科研提供保障。 為科技工作者松綁、最大限度地發揮科技工作者的創造力是一個系統工程。近年來,黨中央和相關部門已做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效果。比如在基礎研究領域,選取一些項目為試點,采取了長期穩定支持方式,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實施的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基礎研究學科不同,什么比例、多少資金采取穩定支持,可能每個領域科學家都有不同的想法,需要統籌考慮,認真磋商。 周忠和 圖源:網絡 這里,我想說說穩定支持的另外一面——在我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學生們的接觸中,深刻地感受到,穩定支持不僅僅指科研經費的穩定,也指要能讓科技工作者的生活有穩定的保障。 據我了解,目前大多數科技工作者的收入或多或少要與項目或人才計劃掛鉤,基本保障的比例非常低,如果沒有任何項目或者取得人才“帽子”,不足以讓科技工作者過上“體面的生活”。 很多地方,項目還與職稱晉升直接掛鉤。特別是青年科技工作者普遍要購買住房、養育子女、奉養老人,生活壓力非常大。 而即便取得了項目和人才“帽子”的科技工作者也生活在不確定中——畢竟項目是有期限的,薪酬政策也并非一成不變。要想維持一定的收入水平,就必須不斷地申請項目、獲取更多項目或“帽子”。 在這種情況下,科研人員必然將很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競爭”這種形式中去。 當然,穩定保障不是大鍋飯,更不能大包大攬。科研本身就是一個強競爭領域,需要絕對的專注和投入。當一個人選擇科學研究作為畢生職業后,面對競爭就是最基本的要求。 周忠和 圖源:網絡 因此,我認為應該改革科技工作者收入的構成,對基本保障和績效比例進行調整,讓科技工作者、特別是青年科技工作者能過上穩定的、體面的生活。 對于經過實踐檢驗的、優秀的科技工作者,應該考慮提高穩定收入的比例,讓他們能夠安心進行科學探索,做更具有原創性、引領性,也更有可能失敗的科研。這也是給科技工作者松綁、讓科技工作者煥發出最大的創新活力的應有之義。 因此,穩定合理的職稱晉升以及薪酬增長機制是十分必要的。在穩定生活基本盤之后,才能讓更多科研人員安心追求榮譽與社會價值。 不穩,則心不靜;心不靜,則氣浮——政策舉措只有讓科研人員過上體面的生活,才能讓大多數科研人員不為各種窘迫所困,不為五斗米折腰,不熱衷忽悠項目,不為形形色色的外部誘惑所動。松開心中的“綁”,才能真正做到心無旁騖,放飛想象力,激發最大的創造力。 周忠和院士說出了廣大科研人員的心聲! 原標題:如何保障科研人員的生活之“穩”,刊載于光明日報2021年05月30日 10版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01/09/b4adb21bad/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該地引才: 雙一流博士補32萬, 其父母, 祖父母都能獎勵6萬, 窮兇極餓啊…… 2024年2月22日 群星燦耀,2020年中國大陸材料領域科學家50強! 2023年11月6日 ?饒毅:中國未來與科學的隱患 2023年11月6日 侮辱袁隆平院士,判處管制六個月! 2023年10月13日 清華教授:多年以來,我對我的學生都不太滿意 2024年2月19日 為什么博導都希望,自己的博士生畢業也去高校當老師? 2023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