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學術界評價奇葩“論文”,下面這篇論文要是說排名第二,沒人敢排第一。
心理學家Dennis Upper發現自己陷入了嚴重的寫作瓶頸,于是想寫一篇論文,記錄這種瓶頸來為自己做心理治療。
于是,一篇名為The Unsuccessful Self-Treatment of a Case of Writer’s Block(一例寫作瓶頸的不成功自我治療)發表在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Analysis?。
這篇論文,是至今為止學術界最短的一篇論文。文章只有標題、作者、參考文獻都省了,正文是空白!暗示著找不到解決寫作障礙的方式。
文章還附上了一位匿名“逗比”審稿人意見(居然送審了?)如下:
我用檸檬水和X射線仔細研究了這份投稿,沒有發現實驗設計或寫作有任何不足之處,我建議不修改直接發表。這是我見過最簡潔稿件,而且細節充分,其他研究人員完全可以進行重復性實驗。相比于編輯發給我的其他稿件,這一份審起來很酸爽。我們應該在本期刊找個位置發表這篇——也許是在空白頁的邊邊角角。
事實上,許多年來,Upper的論文已經得到了兩位數的學術引用!比如,2011年,創刊于1971年的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在其四十周年號卷首刊出了一篇名為《“寫作性梗阻”的自我治療的成功個案》的紀念社論中,通過標題向Upper致敬,而正文內容其實是梳理該刊最受歡迎的論文。
再到2014年,Upper的論文發表四十周年紀念,Psychological Reports上發表了一篇對前述多項“寫作性梗阻”失敗案例的元分析,可謂是這一系列研究的最高境界:
本次元分析采用每篇論文正文的字數來指示寫作性梗阻治療的失敗,分別分析了“個體治療”和“團體治療”的效應量。結果表明,團體治療看上去要比個體治療略微更失敗。
2018年9月18日,Dennis Upper在波士頓與世長辭,享年76歲。感謝他當年的靈機一動為心理學界帶來了幾十年的歡樂,展現了科學家的幽默細胞。
2014年,國際頂級化學雜志《Nature Chemistry》網站上刊登了一篇著名科學家Alexandria·Goldberg 與 CJ Chemjobber的投稿,文中詳盡地公布了目前不含化學成分的產品名單。
正如你所看到的,文章除了摘要,參考文獻,致謝,正文空無一字!難道這也能發Nature Chemisry(影響因子:25.3)?不會是用MIT三個大學生做出來的釣魚軟件合成的文章吧?
這可不是愚人節的玩笑,而是確確實實刊登在《Nature Chemistry》網站上的一篇學術論。
事實上,作者和《自然-化學》雜志的編輯,正是借由這種玩笑的方式,對于那些所謂“不含化學成分的產品”給予無奈的吐槽與無情的嘲諷。
編輯表示:雖然我們有印刷版,但我們認為我們不能在期刊本身上發表這篇論文,因為那意味著使用化學品……而這對于無化學paper來說似乎不合適 – 所以,唉,它也不能例外。
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的投稿……首先讓我們開懷大笑然后讓我們思考的東西,所以想了很久我們到底能做什么。非常感謝我們的制作團隊組裝PDF文件,我們決定在我們的博客上發布原稿,基本上是自然化學格式。
Upper, D. (1974). The unsuccessful self-treatment of a case of “writer’s block”.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7, 479.
Molloy, G. N. (1983). The unsuccessful self-treatment of a case of “writer’s block”: A replication.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57, 566.
Hermann, B. P. (1984). The unsuccessful self-treatment of a case of “writer’s block”: A partial failure to replicate.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58, 350.
Carlbring, P., & Andersson, G. (2011). Successful self-treatment of a case of writer’s block.?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40, 1–4.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04/13/3139ffad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