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募格學術整理自PaperRSS、北院的牛頓等
教師的工資一直具有爭議性,大家的認知兩極分化,有人說教師收入特別高,也有人說教師收入堪堪夠生活,不存在誰說假話,而是因為各地區教師薪資水平差異較大。
學校屬于事業單位,薪資受當地經濟水平影響,而教師群體中收入最高的是大學老師。
近日,西部某211高校講師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工資待遇。網友看完表示:高校內教師之間的收入差距,有時候比人和狗之間的差距還大啊…
。
近日,某211高校講師,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自己當老師的工資,引起了不少網友討論。其剛博士畢業,入職高校沒多久。
如圖所示,這是2023年1-3月份的工資待遇情況:每月到手工資7200左右,公積金單邊只有630元。年底發績效,但聽說學校緊張,就先發了1W,給大家過年用。
也有人表示,太低了,可能地區不對,至少工資得翻一倍吧。
還有人說這公積金不太對啊,畢竟學校教師的公積金通常都高的離譜…
這不是空穴來風,在這之前,曾有上海某985高校的退休副教授,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自己當老師的工資。
根據這位副教授的薪資來看,他的基本工資是每個月1.2萬,公積金為每月3500元,還有橫向課題、年終獎、專家費、評審費以及其他項目等薪資。
可見,高校教師工資與教師所待的高校、高校所在地、職稱密切相關。
曾經就有一份統計數據,985高校的教師平均年薪在20萬左右、211教師14萬左右、普本教師也能達到10萬元上下。
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對教師收入的認知也不一樣,有的人堅信教師都“富得流油”,而有的人看到的卻是教師每個月只拿著三四千塊錢生活,身邊即世界的判斷讓大家對教師收入產生誤解。
不考慮地區、職稱和學校去評判教師的收入高低就是在“耍流氓”。
首先,大學教師肯定是比中小學要吃香的,暫且不說薪資,安家費就羨慕不來,不少高校為了吸引人才都會給錄用的教師安家費,還會順帶解決戶口問題。
中小學教師收入靠的就是基本工資,而大學教師收入來源很多,工資只是一部分而已。
其次,在重點學校任教收入更高,無論是中小學還是大學都是如此,以上這位副教授就是在一所985大學任教,985大學有充足的資金,也有豐富的資源,能給老師提供發展的空間。
最后,大城市和小地方真的差很多,這位副教授是在上海的985高校任教,雙重優勢下起點已經是很多其他地區大學教師達不到的終點了,雖然經過疫情很多畢業生對上海心灰意冷想要離開,但不得不承認在上海工作收入確實高。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有能力,沒能力的大學教師也只能掙基本工資和年終獎金以及保險,而且大學招聘教師的門檻可是很高的。
重點大學的教師基本都要求博士,而且還得是名校畢業的,學歷是第一道門檻,所以想要去大學任教的畢業生要注重提升學歷。
至于收入高低看的就是能力了,橫向課題、專家費、評審費等等都是跟能力掛鉤的,能力越強收入肯定就越高,必須要先努力才有回報。
和努力一樣重要的選擇,好學校、大城市都是高薪的重要標志,要注意現在很多高校招聘教師都是采用聘任制了,一開始是沒有編制的。
期滿后根據表現決定是否能留下,所以大學老師這份工作也是有競爭的,想擺爛的就不要去大學當老師了。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06/14/67be78fe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