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環球學術、雙一流高教據美國聯邦監獄局消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前助理教授西奧多·“泰德”·卡欽斯基(Theodore“Ted”Kaczynski)在監獄中自殺身亡,終年81歲。 卡欽斯基曾在蒙大拿州發動了致命的炸彈襲擊,被稱為“炸彈客”。聯邦監獄局在一份聲明中說,周六凌晨12點25分左右,卡欽斯基被發現在北卡羅來納州布特納聯邦醫療中心的牢房里失去知覺。據知情人士透露,聯邦監獄官員認為卡欽斯基死于自殺,并將進行調查以確定死因。“響應人員立即采取了挽救生命的措施。”該局在聲明中表示。”工作人員要求提供緊急醫療服務,隨后進行了拯救生命的努力。卡欽斯基被緊急醫療服務送往當地一家醫院,隨后被醫院人員宣布死亡。”高智商天才與名校教授卡辛斯基是波蘭移民的后代,1942年5月22日出生于美國伊利諾伊州庫克郡常青園。擁有167高智商的他在1958年16歲時便獲哈佛大學數學系錄取,1962年從哈佛大學本科畢業后進入密歇根大學攻讀數學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口試評委認為他的博士論文十分深奧,全美只有十余人能夠理解。擔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助理教授時期的卡辛斯基1967年末,25歲的卡辛斯基受聘成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歷史上最年輕的數學系助理教授,但他對本科教學并不自在,于1969年6月30日辭職。1990年代以后,他出版了《工業社會及其未來》(Industrial Society and Its Future)、《技術奴役(第一卷)》(Technological Slavery: Volume 1 )、《反技術革命:原因和方式》(Anti-Tech Revolution: Why and How.)。其中,《技術奴役(第一卷)》在去年(2022年)還4度再版。《工業社會及其未來》手稿《工業社會及其未來》在亞馬遜網站的售賣頁面“炸彈客”1998年,卡欽斯基承認在1978年至1995年期間發送郵件炸彈,造成3人死亡,23人受傷,被判8個無期徒刑。聯邦調查局表示,他們花了近20年的時間試圖追蹤他,卡欽斯基制造無法追蹤的炸彈并將其投遞到隨機目標。1978年,第一個炸彈被投遞到芝加哥大學。1979年,一支由聯邦調查局領導的特別工作組成立,最終發展到150多名全職調查人員。1996年,卡欽斯基的弟弟戴維提供了一個線索,卡欽斯基在蒙大拿州西部一個偏僻的小木屋被捕。據聯邦調查局稱,2021年,卡欽斯基被轉移到北卡羅來納州的聯邦醫療中心。之前,他一直被關押在科羅拉多州佛羅倫薩的超級監獄。卡欽斯基被檢方描繪成一個復仇心切的孤獨者,他發表了一篇3萬字的論文,被稱為《炸彈客宣言》。一份判決備忘錄廣泛引用了卡欽斯基的日記,他在日記中寫道,他對人懷有深深的仇恨。卡欽斯基的家人聲稱,他是一個偏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而不是一個冷血殺手。一名聯邦監獄精神科醫生同意了這一說法,這導致檢察官放棄死刑判決的要求。現任司法部長加蘭德監督了對卡欽斯基的調查和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