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硫(Li-S)電池具有超高的理論能量密度,因此備受關注。然而,由于多硫化物穿梭效應的加劇和反應動力學的遲緩,其在寬溫度范圍內的應用仍然受到阻礙。圖1 材料制備及作用示意復旦大學王永剛、安徽工業大學徐杰等通過直接碳化金屬有機框架/碳納米管(MOF/CNT)復合材料,設計了一種由錨定在碳納米管上的鎳納米顆粒(Ni@C/CNT)組成的納米復合電催化劑,然后,將這種電催化劑涂覆在商用隔膜上,作為Li-S電池的多硫化物捕集器和動力學加速器。在這一設計中,Ni@C/CNT電催化劑的特點是超細鎳納米顆粒分布均勻,這些顆粒來自具有有序金屬位點的MOF前體,有利于多硫化物在低溫下的轉化和多硫化物在高溫下的化學吸附。圖2 對多硫化物的吸附和催化因此,基于Ni@C/CNT改性隔膜的Li-S電池可在-50℃至70℃的寬溫度范圍內穩定循環。在室溫下,它們還能在高硫負載(9.0 mg cm?2)條件下表現出優異的性能,并在靜置48小時后表現出2.59%的超低自放電容量衰減。這些充滿希望的結果可為具有寬工作溫度能力的Li-S電池的先進設計提供指導。圖3 Li-S電池的寬溫性能Operating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in an Ultrawid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50 °C to 70 °C.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3. DOI: 10.1002/adfm.202304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