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穩定的人工SEI已成為克服鋰金屬負極差可逆性的最有效策略之一,但在10 mA cm-2以上的高電流密度和10 mAh cm-2以上的大面積容量條件下,其保護作用仍顯不足。圖1 CS/DF-PEG-DF薄膜的設計和力學性能華南理工大學熊訓輝等報告了一種動態凝膠來制備堅固的人工層,以在超高電流密度和面容量下實現穩定的鋰金屬負極。具體而言,這項工作通過殼聚糖(CS)和二苯甲醛封端的遙爪聚乙二醇(DF-PEG-DF)在二甲基亞砜(DMSO)溶劑中的交聯反應制備了動態凝膠。得益于柔性聚乙二醇(PEG)骨架和離子導電的剛性殼聚糖組分,CS/DF-PEG-DF-SEI層具有足夠的延展性、良好的機械強度和高離子導電性。此外,CS中豐富的極性基團為與鋰金屬的有效粘附和Li+在Li/電解質界面的均勻分布提供了大量的相互作用位點。圖2 CS/DF-PEG-DF@Li的反應機理和化學穩定性結果,CS/DF-PEG-DF@Li負極在0?mAh?cm?2和10?mA?cm?2的條件下,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循環穩定性,超過3200小時。此外,它還實現了優異的循環穩定性,并具有88.0%的超高鋰利用率。當與高負載真極配對時,CS/DF-PEG-DF@Li負極也顯示出增強的循環穩定性和倍率性能。作者認為,同時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和高離子電導率將是穩定SEI的關鍵因素,這可以為穩定鋰金屬負極的界面設計提供啟示。圖3 Li||Cu半電池和Li||S/Li||LFP全電池的電化學性能Dynamic gel as artificial interphase layer for ultrahigh-rate and large-capacity lithium metal anode.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DOI:10.1038/s41467-023-39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