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高鈉離子混合電容器(SIHC)的超低溫(低于?30°C)性能中,將電池的高能量密度與超級電容器的高輸出功率和長壽命相結合,對電子器件在極端環境中的應用至關重要。在此,復旦大學宋云教授、陳敏教授、上海理工大學鄭時有教授等人開發了一種“單溶質-單溶劑”電解質,并構建了通孔空心碳球(TH-HCS)。通過理論計算和實驗研究表明,弱溶劑化結構和高離子電導率促進了低溫下Na+的傳輸,高氟化SEI促進了Na+的遷移,通孔中空結構緩解了鈉化過程中的體積膨脹,從而確保了快速的動力學和結構穩定性。圖1. 不同溫度下的電解質特性總之,該工作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單鹽-單溶劑”耐乙醚低溫電解質(1.0 m NaOTf-二乙二醇二甲醚(DEGDME),同時構建了獨特的通孔空心碳球(TH-HCS)以實現優異電化學性能。與傳統的1.0 m NaPF6–EC/DMC相比,NaOTf鹽有利于形成較薄的SEI和Na+的可逆儲存,而DEGDME溶劑有利于形成光滑致密的富無機SEI。此外,通孔空心結構緩解了鈉化過程中的體積膨脹,促進了電解質滲透,確保了LT時的快速動力學。得益于弱溶劑化電解質和優化的負極結構,在1.0 A g?1和?60°C時表現出58.1 mAh g?1的高容量,即使在1.0 A g?1和?40°C下進行11000次循環后仍具有87.5 mAh g?1的容量。與AC組裝以構建SIHC的TH-HCS在25℃和?40℃下分別表現出106.1和52.0 Wh kg?1的高能量密度。因此,該工作為構建性能優越的LT存儲設備和進一步了解實際應用提供了新的觀點。圖2. 使用NaOTf-DEGDME電解質的TH-HCS||AC SIHC的電化學性能Enhancing the Whole Migration Kinetics of Na+ in the Anode Side for Advanced Ultralow Temperature Sodium-Ion Hybrid Capacitor,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3 DOI: 10.1002/aenm.2023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