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彥AEM:僅需3%鎂摻雜,大幅度提高鋰負極-固態電解質界面穩定性 2023年9月21日 下午11:14 ? 百家, 頂刊 ? 閱讀 35 固態鋰金屬電池具有高比能量和安全潛能,已成為電動汽車的一項前景廣闊的技術。然而,在電池制造過程中實現鋰與電解質的親密接觸仍是一項挑戰。為了促進密切接觸,需要足夠的制造壓力,但這種壓力會導致鋰變形并滲入電解質,從而導致電池性能不佳。 圖1 對稱電池阻抗和形態隨制造壓力的變化 休斯頓大學姚彥等提出了一種方法,通過加入3%的鎂來改變鋰的應變硬化行為,從而在電池制造過程中實現金屬負極與固態電解質的親密接觸。這種Li─Mg負極能夠承受很高的制造壓力(50-65 兆帕)而不會滲透電解質。 相比之下,純鋰負極很難保持接觸而無電解質滲透的風險。純鋰遵循Voce硬化定律,允許無約束變形,而Li─Mg則不同,它遵循Swift硬化定律,在壓縮應力下隨應變而增強。 圖2 Li和Li─Mg在壓縮應力下的變形 此外,有限元分析表明,與純鋰不同,Li─Mg不會穿透固態電解質表面的缺陷。采用Li─Mg電極的對稱電池的臨界電流比鋰金屬電極高出 200%。因此,這種方法可以實現固態電池的大電流循環。這種方法在需要高壓以確保鋰與電解質親密接觸與保護電解質之間取得了平衡。這項工作的研究強調了金屬電極的機械性能在固態電池加工中的重要性。 圖3 臨界電流密度測試 Taming Metal–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 Instability via Metal Strain Hardening.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3. DOI: 10.1002/aenm.202300679 原創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09/21/8f55d21537/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Small:富硼空位!雙原子!催化劑實現高選擇性的將N2還原成NH3 2023年10月3日 Small:硫化鎳基核殼結構納米催化劑用于高效海水電解 2023年10月7日 ACS Catalysis:揭示堿性鈷鹽對OER的陰離子效應,提出陰離子浸出-金屬氧化模型 2023年10月4日 汪國秀/陸俊/彭章泉Science子刊: 基于分子猝滅/介導機制的長壽命鋰氧電池 2023年10月15日 開掛的博士!讀博同時掌管一個實驗室,還發Nature講故事 2023年10月24日 Small:Pd調節Ir的電子態,助力IrPd合金高效催化pH通用水分解 2023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