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航EES:首次揭示硫化物全固態電池的不同熱失控機制 2023年9月25日 下午3:05 ?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50 全固態電池(ASSBs)是下一代儲能技術中最有前景的候選技術之一。特別是采用硫化物固態電解質(SE)的全固態電池具有高導電性,可與液態電解質(LE)相媲美。然而,人們對硫化物基ASSB的熱失效缺乏基本了解。 圖1 不同電解質與脫鋰NCM相處時的熱行為 清華大學歐陽明高院士、Dongsheng Ren、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劉翔等首次揭示了硫化物基ASSB的兩種不同的熱失控(TR)機制,即氣固反應和固固反應。與主流觀點相反,玻璃陶瓷(Li3PS4和Li7P3S11)和晶體(Li6PS5Cl和Li10GeP12S2)SE都表現出比具有脫鋰LiNi0.8Co0.1Mn0.1O2(NCM)正極的LEs顯著更大的發熱,DSC-MS表征揭示了這一點,并在復合正極顆粒中得到了證實。 在氣固反應的驅動下,玻璃陶瓷SE在約200℃時被NCM正極釋放的O2氧化,產生大量熱量和有毒的SO2氣體。相反,結晶硫化物SE在200℃時對晶格O2保持穩定,不產生SO2,在300℃時與NCM正極的分解產物(過渡金屬氧化物等)發生固-固反應。 圖2 DSC-MS測試過程中不同硫化物SE+NCM的氣體演化及其比較 非原位表征顯示,在高溫下會產生不同的分解產物,表明具有NCM的硫化物SE的不同失效途徑。所提出的機理描述了硫化物SE結構、氣體驅動的串聯反應以及硫化基ASSB TR過程中固-固接觸引起的界面反應之間的關系。這項工作的研究強調了對ASSB安全性進行基礎研究的必要性,并為本質安全電池新興材料的設計原理提供了新的啟示。 圖3 LPSC+NCM樣品加熱至不同溫度后的非原位表征 Distinct thermal runaway mechanisms of sulfide-based all-solid-state batteries.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3. DOI: 10.1039/d3ee00084b 原創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09/25/2d92d38733/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他,發表第21篇JACS! 2022年11月24日 武科大/成都有機所AFM:具有增強反應動力學的類紅毛丹SiOC負極 2023年10月6日 浙大姜銀珠NML:碳酸鹽電解液中的溶劑化/表面協同策略實現可逆鎂金屬負極 2023年10月23日 吳明鉑/王玉玨Appl. Catal. B.: 超好氧電極促進電化學氧還原制過氧化氫 2023年10月11日 鄭堯/喬世璋ACS Catalysis:大電流密度!SnO2穩定氧化態高選擇性的將CO2電還原為甲酸鹽 2023年10月11日 ?最新!「國家杰青」黃云輝,發表EES! 2024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