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有機骨架(MOFs)的活性位點有限,酸堿溶液穩定性差,極大地限制了其廣泛應用。基于此,揚州大學龐歡教授等人報道了利用單寧酸(TA)的酸性作為蝕刻劑來蝕刻表面活性位點。隨后,質子化的TA與暴露的金屬活性位點進一步螯合,可以有效地保護金屬離子。同時,TA提供了大量的酚羥基,可以極大提高咪唑配位MOFs的穩定性。對于咪唑鹽配位MOFs,蝕刻材料不僅保留了MOFs的有序通道,而且造成了晶體結構缺陷,提高了電子的擴散效率。對于羧基配位MOFs,TA被MOFs表面的金屬離子捕獲,在MOFs表面形成保護層,提高了MOFs的穩定性。在3.0 M KOH條件下,采用三電極體系對兩種MOFs電極的電化學電容性能進行了評價。測試結果表明,咪唑配位MOFs的電化學性能有所提高,而羧基配位的MOFs的電化學性能有所下降,總體呈下降趨勢。因此,TA能促進咪唑配位MOFs的電化學儲能性能,而抑制羧基配位MOFs的電化學儲能性能。Enhanced Active Sites and Stability in Nano-MOFs for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through Dual Regulation by Tannic Acid. Angew. Chem. Int. Ed., 2023, DOI: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31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