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簡介基于甲醇的電化學精煉(e-refinery)概念的技術開發是碳中和化工生產過程的重要技術。然而,由于缺乏對該概念的機理理解和材料特性研究,目前基于甲醇的e-refinery的催化性能仍然不佳,缺乏高效的電催化劑。南洋理工大學徐梽川教授、希伯來大學Daniel Mandler等人使用18O同位素標記的催化劑,發現甲醇e-refinery反應中生成的甲酸中的氧原子來源于催化劑的晶格氧,并且O-2p能帶中心可以作為預測催化劑催化性能的有效描述符,即甲酸鹽產率和法拉第效率。此外,所識別的描述符通過其他催化劑和DFT理論機制進一步得到鞏固。這項工作為晶格氧參與提供了直接的實驗證據,并為甲醇e-refinery反應生成甲酸鹽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設計原理,為理解和設計小分子的電氣化轉化開辟了新的研究方向。相關工作以《Essential role of lattice oxygen in methanol electrochemical refinery toward formate》為題在《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論文。圖文導讀圖1. 催化劑的表征及晶格氧參與反應的直接證據本研究為晶格氧參與甲醇電化學精煉(e-refinery)反應提供了直接的實驗證據。18O標記實驗表明,對于SrCoO3-σ和NiOxHy等高共價催化劑,晶格氧參與了反應;而對于共價較低的LaCoO3和FeOxHy,晶格氧不參與反應。這種不同的行為與它們之間不同的O-2p能帶中心有關,而這被認為是本工作中甲醇e-refinery性能的有效描述符。受晶格氧活化下OER性能的啟發,作者合成并比較了一系列O-2p能帶中心不同的催化劑(LaCoO3、SrCoO3-σ、FeOxHy和NiOxHy),從而在OER中表現出不同的反應途徑。采用XANES和EXAFS分析了合成催化劑的中心金屬離子的局部原子結構。根據XANES光譜,LaCoO3、SrCoO3-σ、FeOxHy和NiOxHy的相對K邊位置與LiCoO2、LiCoO2、FeSO4和NiO相匹配,表明Co、Fe和Ni的價態分別為+3、+3和+2。DFT計算揭示了LaCoO3、SrCoO3-σ、FeOxHy和NiOxHy的O-2p-PDOS存在顯著差異。為了檢查在甲醇e-refinery反應中是否有晶格氧參與,檢測了18O標記和未標記的LaCoO3、SrCoO3-σ、FeOxHy、NiOxHy的甲醇e-refinery產物(甲酸鹽)中的18O比例。用18O標記催化劑顆粒,即在H218O標記的1 M KOH溶液中,在1.6 V下,采用計時電流法(CA)測試10分鐘。然后,在未標記的1 M KOH+1 M CH3OH溶液中對這些電極進行3小時的CA測試,用16O的H2O沖洗以去除H218O。最后,電解液通過HCl溶液中和,然后通過蒸餾過程得到甲酸溶液,該溶液準備用于GCMS測試。m/z=48(HC16O18OH)和m/z=50(HC18O18OH)的結果。與LaCoO3和FeOxHy相比,LaCo18O3和Fe18OxHy上沒有檢測到m/z=48(HC16O18OH)和m/z=50(HC18O18OH),這表明在反應過程中沒有晶格氧的參與。對于SrCo18O3-σ和Ni18OxHy,m/z=48的歸一化信號高于未標記的對照實驗,這表明晶格氧參與了甲醇e-refinery反應。圖2. 電催化性能根據圖2A的循環伏安(CV)結果,在1 M KOH+1 M CH3OH的固定電位下,具有較高O-2p能帶中心的催化劑(SrCoO3-σ和NiOxHy)往往比低能級的催化劑(LaCoO3和FeOxHy)表現出更高的電流密度。在CV測試之后,進行了3小時的CA和離子色譜(IC)測試,以研究四種催化劑對甲酸鹽的選擇性。圖2B以NiOxHy的IC光譜為例。產物分析結果如圖2C和2D所示:SrCoO3-σ和NiOxHy(O-2p能帶中心較高的催化劑)的甲酸鹽產率和法拉第效率均高于LaCoO3和FeOxHy,即O-2p能帶中心與甲醇e-refinery性能成正比關系。鑒于觀察到的依賴關系,可以得出結論,O-2p能帶中心是一個有效的甲醇e-refinery性能描述符。圖3. 甲醇制甲酸鹽的機理研究為了進一步確認O-2p能帶中心與甲醇e-refinery性能之間的關系,采用與FeOxHy和NiOxHy相同的方法合成了另外三種催化劑Fe2NiOxHy、FeNiOxHy和FeNi2OxHy。考慮到FeOxHy和NiOxHy之間的性能差異比LaCoO3和SrCoO3-σ之間的性能差異更明顯,對FemNinOxHy體系進行了擴展以加強這種關系。合成的七種催化劑(LaCoO3、SrCoO3-σ、FeOxHy、Fe2NiOxHy、FeNiOxHy、FeNi2OxHy和NiOxHy)均采用CA分析,所得電解質經IC測試以測定HCOO–濃度。圖3A和3B總結了甲酸產率和法拉第效率隨催化劑O-2p能帶中心的變化。圖3A和3B中甲酸產量/法拉第效率與O-2p能帶中心之間的比例關系證實了O-2p能帶中心可作為甲醇e-refinery性能的描述符。接下來,研究了可能的甲醇e-refinery機制來解釋這種相關性。在DFT計算的幫助下,作者提出了一套甲醇e-refinery機制。通過晶格氧的參與,該方案可以說明O-2p能帶中心與催化劑的甲醇e-refinery性能之間的本質依賴關系。圖4. NiOxHy的MEA測試基于NiOxHy的良好特性,作者進一步將其作為陽極催化劑、組裝MEA進行測試,在陰極側耦合析氫反應(HER),評價催化劑的電化學性能。圖4A顯示了MEA的示意圖。采用NiOxHy(2mg cm-2)和商用Pt/C(1mg cm-2)分別作為陽極和陰極催化劑。在60℃下,以10 ml min-1的流速在陽極中分別循環1 M KOH+1 M CH3OH和1 M KOH,得到極化曲線。在穩定1分鐘后,記錄兩種陽極電解質在電流密度為10、25、50和75 mA cm-2時的電壓。由于在NiOxHy上發生甲醇氧化反應的電位低于OER,所以1 M KOH+1 M CH3OH的電壓低于相同電流密度下1 M KOH的電壓。之后,在10、25、50和75 mA cm-2的電流密度下進行1小時計時電位測定,并通過IC分析電解質以量化HCOO–的濃度。圖4B為HCOO–的產率和法拉第效率。HCOO–電流密度,定義為甲酸鹽法拉第效率乘以總電流密度,用于比較NiOxHy與文獻中報道的其他催化劑(圖4C)。NiOxHy的MEA性能優于文獻中其他過渡金屬催化劑,如圖4C所示。圖5. 經濟性和全球變暖評估為了充分說明基于甲醇e-refinery的MEA設計的優勢,作者計算了該電解池的經濟效益和全球變暖效應。在進行經濟評估時,考慮了工廠初期投資(電解和蒸餾工藝)、后續運行維護費用、39%的政府稅收以及其他一些實際因素。H2、CH3OH、HCOOH的價格和電力價格分別為1.26 USD kg-1、0.40 USD kg-1、0.74 USD kg-1和0.012 USD kW-1 hour-1。由于工廠最初的巨額投資,頭幾年的累計凈利潤(定義為總收益減去總成本)總是負的。由圖5A可知,隨著催化劑和設備的不斷更新和維護(這些費用已在計算中包含),在75 mA cm-2的電流密度下,工廠將在第4年(含)后獲得正的累計凈利潤。此外,通過生命周期評估(LCA)對甲醇e-refinery+HER和OER+HER兩種MEA的環境影響(以等效二氧化碳排放量校準)進行了評估。在LCA中,考慮的是反應的整個生命周期(從資源物質的提取到廢物的處理),也稱為從搖籃到墳墓。LCA過程由兩個主要步驟組成。第一個是生命周期清單數據的收集。收集生命周期內的資源材料、能源投入、廢棄物排放等信息。第二步是對數據進行評估,然后得出活動對環境影響的數字。如圖5B所示,與OER+HER電解池相比,甲醇e-refinery電解池傾向于釋放更少的二氧化碳。文獻信息Essential role of lattice oxygen in methanol electrochemical refinery toward formate,Science Advances,2023.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h9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