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化所/北大深研院/北交AFM:鑭系元素摻雜構建更好的高壓鈷酸鋰電池! 2023年9月30日 上午11:16 ? 頭條, 頂刊 ? 閱讀 32 鋰鈷氧化物(LiCoO2)在高于4.35V(vs. Li+/Li)的電壓下循環時可以獲得誘人的容量,但結構穩定性較差。 中科院化學所姚建年、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潘鋒、北京交通大學王熙等開發了一種巧妙的Li脫嵌/摻雜策略,以合成具有Ln占據Li位置的鑭系元素摻雜的LiCoO2(鑭系元素(Ln)=鐠、釹、釤、銪、釓、鉺或镥),并證明了離子半徑如何影響Ln-LCOs的電化學性能。 圖1 Ln-LCOs的結構表征 電化學測試表明,與原始LCO相比,所有Ln-LCOs都顯示出增強的循環穩定性,并且七種Ln-LCOs的循環穩定性在與鑭系元素收縮相同的方向上增強。通過采用各種表征技術和理論計算,作者得出結論,晶格應變是LCO結構穩定性的描述符,而離子半徑是晶格應變變化的引發者。具體而言,Li層中電化學惰性的Ln陽離子可以充當錨定柱,以抑制不可逆相變并增強晶格氧的穩定性。 圖2 Ln-LCOs的電化學性能 然而,大尺寸的Ln陽離子摻雜會導致Ln-LCOs晶格應變的增加,因此摻雜有大尺寸Ln陽離子的Ln-LCOs無法承受由脫出大量鋰離子引起的結構退化。在鑭系元素收縮的方向上,Ln陽離子的半徑逐漸減小,因此Ln-LCOs的電化學性能隨著鑭系元素的收縮而逐漸提高,特別是Lu-LCO,其在所有Ln-LCOs中表現出最佳的電化學性能。因此,作者堅信,精心的結構設計,例如,通過使用這一規則明智地選擇外來離子,結合多種修改策略,可以在實際應用中產生創紀錄的LiCoO2電池性能。 圖3 原位實驗與改善機制研究 Lanthanide Contraction Builds Better High-Voltage LiCoO2 Batterie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2. DOI: 10.1002/adfm.202212869 原創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09/30/1836a3899e/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同濟趙國華/費泓涵Appl. Catal. B.: MOF衍生的Fe-Ni雙金屬位點催化劑用于高效電催化NRR 2023年10月10日 太強了!國內高校一日5篇Nature! 2023年12月21日 黃維院士/張皝等EES綜述:水系鈉電池中聚陰離子正極的評估與進展 2023年10月16日 8篇電池頂刊:胡良兵、范紅金、唐永炳、何偉東、紀效波、王久林、歐學武、楊培華、鄒國強等成果集錦! 2023年10月14日 3444個體系,180000種構象,耗時近2年!他,回國6年獲「國家杰青」,大學副校長,發Nature Catalysis! 2025年2月8日 湖南大學-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再發Nature! 2024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