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陽離子氟化電解質助力實現高壓鋰金屬電池穩定性 2023年9月30日 下午5:33 ? 頭條, 頂刊 ? 閱讀 6 氟化物是電池抵抗電化學還原和氧化的一種關鍵成分。而通常情況下這些氟化物的前驅體必須預先儲存在電解質成分中,并且需要在極端電位下才能生成。目前為止,氟的化學來源僅限于帶負電荷的陰離子或氟化分子,它們存在于內亥姆霍茲電極層中,對相間化學的貢獻是有限的。因此,設計一種具有富集但納米級氟化物的界面,是未來高能量密度電池開發更好電解液的核心任務。 在此,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Zhengcheng Zhang和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許康研究員等人報道了一種結構中含有氟的陽離子1-甲基-1-丙基-3-氟吡咯烷,并首次探索了其對相間化學的貢獻。此種在陽離子和陰離子中都攜帶氟的電解質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相間化學反應,并在鋰金屬電池中表現出了優異的電池性能。 圖1. 電解質/電極相互作用的MD模擬 研究表明,本工作首次在高壓鋰金屬電池中展示了氟化陽離子及其對界面化學的影響,氟化陽離子為鋰負極和高鎳正極上帶來了獨特的界面結構和隨后的間相化學。并且通過優化亥姆霍茲內層陽離子濃度,可以減少氟化引起的強電極/陽離子表面相互作用,實現其最佳的相間貢獻,從而獲得4.6 V鋰金屬電池的高庫侖效率、致密的Li沉積形貌和優異的循環穩定性。 具體而言,該電解質在鋰金屬電池中實現了優異的電池性能,包括高達99.98%的庫侖效率,以及900小時的長循環性能。總的來說,這種氟化陽離子的策略能夠延伸到鋰以外的其他先進電池系統,所有這些系統都需要對高氟化界面進行動力學保護。 圖2. Li/Cu和Li/Li對稱電池性能 A fluorinated cation introduces new interphasial chemistries to enable high-voltag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DOI:?10.1038/s41467-023-38229-7 原創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09/30/848db2f335/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AFM:氮雜環錨定粘性石墨電極用于可持續陰離子存儲 2023年9月26日 中科院金屬所,再發Nature! 2024年5月30日 樓雄文教授,再發表Angew! 2024年6月27日 蘇大李亮/倪江鋒EnSM: 靜電紡絲在柔性鈉離子電池的應用 2023年10月15日 余彥/張橋保/馬騁ACS Nano: 用于先進鈉硫電池的多室碳納米盒 2023年10月13日 ACS Catal.:可持續氧化物電催化劑助力HER和OER 2023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