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頔/駱耿耿Angew.:Cu57H20的總結構、電子結構和催化加氫活性 2023年10月1日 上午12:31 ?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19 準確識別和深入了解工作納米材料中的缺陷位點可能取決于建立特定的缺陷-活性關系,但是具有表面空位缺陷的原子精度的制造金屬納米團簇(NCs)很少,主要是因為這種缺陷納米團簇的合成和分離存在挑戰。 基于此,山東大學孫頔教授和華僑大學駱耿耿副教授等人報道了一種混合配體策略來合成本質手性和缺乏金屬的富Cu氫化物NC [Cu57H20(PET)36(TPP)4]+(Cu57H20)。晶體結構表明,Cu57H20在Cu49(PET)36(TPP)4的缺角金屬配體殼層中嵌入一個立方體狀的Cu8核。 通過TDDFT計算,作者探測了缺陷(Cu57H20)opt的電子躍遷。在計算光譜中,348、412和495 nm處的三個吸收特征被標記為α-γ,在實驗光譜中,376、438和530 nm處的吸收特征得到了很好的再現。對α-γ特征的仔細分析表明,498 nm處的吸收來自HOMO→LUMO和HOMO-1→LUMO躍遷,這些躍遷是由配體的金屬電荷轉移(LMCT)和金屬間電荷轉移(MMCT)混合特性引起的。 此外,412 nm處的吸收與HOMO-10/HOMO-11→LUMO激發有關,而348 nm處的高能量吸收來自{HOMO-31, HOMO-32}到LUMO態,這兩種轉變主要是由LMCT特征引起的。最后,優化后的(Cu57H20)opt也顯示出具有等效對映體模型的手性缺陷結構,C-(Cu57H20)opt和A-(Cu57H20)opt。由于兩種對映體都存在于晶體中,無法通過實驗測量手性光學響應。 Total Structur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Activity of Metal-Deficient Chiral Polyhydride Cu57 Nanoclusters. Angew. Chem. Int. Ed., 2023,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306849.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01/6190a69d3b/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何向明/王莉AFM:通過操縱離子傳輸和界面穩定性實現穩定的鋰金屬電池 2023年10月7日 李映偉&王楓亮:最新Angew.! 2023年10月14日 ?電池頂刊集錦:姚宏斌、支春義、侴術雷、姚亞剛、王瑞虎、何向明、朱星寶、王保峰、盧俠等最新成果 2023年10月23日 ?中科大ACB:單原子鉑和CoS之間的界面協同作用促進析氫反應催化 2022年12月7日 李玉良院士團隊Angew:理論預測篩選出InOx/GDY,助力CO2RR 2024年4月16日 張強/閆崇Matter:低溫下軟包鋰電池產氣研究 2023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