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簡介耦合電化學和化學反應已經在傳統的串聯反應器系統中得到了證明,但它們的實際應用仍然歸結為單個反應器的優化,而缺乏對耦合系統的整體研究。在這里,萊斯大學汪淏田團隊展示了一個完全集成的系統,與傳統的串聯系統相比,它的催化性能顯著提高。以電合成過氧化氫(H2O2)、以及H2O2用于烯烴環氧化反應為例,作者證明了在固體電解質反應器中,通過將化學反應限制在電極/電解質界面上,可以充分利用電催化產生的界面高濃度H2O2產物來促進隨后的乙烯環氧化反應。研究發現,與串聯反應器系統相比,這種耦合體系的乙二醇生成速率獲得了3倍提升,同時可獲得高純度乙二醇。這種集成策略可以擴展到其他電化學-化學耦合反應,特別是當耦合反應對反應物濃度敏感時,可以避免電化學和化學反應之間通常需要克服高耗能的分離或濃縮步驟。相關工作以《Interfacial electrochemical-chemical reaction coupling for efficient olefin oxidation to glycols》為題在《Joule》上發表論文。這也是汪淏田教授在《Joule》上發表的第5篇論文!前4篇文章的總被引次數合計超過770!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月,新加坡國立大學汪磊教授課題組報道了一種串聯策略,可在室溫條件下來高效生產純的乙二醇溶液。相關工作以《Selective production of ethylene glycol at high rate via cascade catalysis》為題發表于《Nature Catalysis》。具體說來,作者首先通過電催化O2還原生產H2O2;隨后,H2O2被用作氧化劑,并使用多相催化劑/固體酸復合材料,在另一反應器中,將乙烯轉化為乙二醇。文中涉及兩個反應器,因而在生產控制方面需要緩慢調節、尋找最優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