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信和院士團隊,最新JACS! 2023年10月1日 上午12:31 ?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46 成果簡介 負載型氧化物(Supported oxides)廣泛的應用于許多重要的催化反應中,其中氧化物催化劑與氧化物載體之間的相互作用至關重要,但目前還不清楚。基于此,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和傅強研究員(共同通訊作者)等人報道了一種簡單的策略,通過形成物理接觸和化學結合的界面來控制氧化物-載體的相互作用。通過化學沉積將四氧化三鈷(Co3O4)負載到氧化鋅(ZnO)粉末上(Co3O4/ZnO),構建了一個化學鍵合的氧化物界面,在這個界面中Co3O4完全還原為Co0受到了強烈的阻礙。 測試結果表明,Co氧化物與ZnO載體之間的局部界面約束效應有助于在CO2加氫反應中保持CoOx的亞穩狀態,生成CO的選擇性達到了93%。相反,通過機械混合Co3O4和ZnO粉末(Co3O4-ZnO)形成物理接觸的氧化物界面,從而顯著促進Co3O4還原為Co0。 在CO2加氫反應中,CO2轉化率迅速提高到45%,對CH4選擇性高達92%,這種界面效應歸因于從ZnO納米顆粒中解離的氫不尋常的遠程溢出到鄰近的Co氧化物納米顆粒中。該工作清楚地說明了在氧化物-氧化物界面上同樣重要但相反的局部和遠程效應,不同的氧化物-氧化物相互作用導致了氧化物-氧化物催化體系中許多不同的界面現象。 研究背景 氧化物催化劑的表面和界面通常是催化反應的活性位點,優化表面/界面結構對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催化性能具有重要意義。其中,氧化物催化劑可很好地支撐在固體表面上,形成的氧化物-支撐界面對表面反應性有很大影響。 氧化物-氧化物相互作用在氧化物催化中起著重要作用,但在氧化物/氧化物催化劑中觀察到許多不同甚至矛盾的界面現象,這些現象敏感地依賴于氧化物載體、氧化物催化劑負載、制備工藝等。研究發現,負載型氧化物催化劑表面與載體之間可能存在局部界面鍵合,有助于穩定負載型氧化物催化劑中高活性的配位不飽和陽離子。此外,活性物種如氫、氧和堿金屬原子可在氧化物-載體界面上遠距離傳輸,從而導致催化的遠程控制。 研究表明,許多與金屬組分接觸的氧化物會受到溢出效應的影響,而溢出效應又通過遠程相互作用調節其結構和催化性能。氫或氧在金屬-氧化物界面上的溢出被廣泛的研究,但跨越氧化物-氧化物界面的過程可能是活躍的,且很少被探索。因此,關于氧化物上解離的H是否可以遷移到另一個連接的氧化物上很少被研究,在負載型氧化物催化劑上的含氫催化反應中應該仔細考慮。 圖文導讀 催化性能 純Co3O4催化劑上的產物主要由CH4(88%)和微量CO組成,而Co3O4/ZnO催化劑上的CO2轉化率降低,產物分布也有明顯變化。具體而言,CO的選擇性從12%提高到93%,CH4的選擇性從88%降低到7%。 隨著CO2轉化率的降低,Co3O4催化劑的CH4選擇性略有降低,但產物中仍以CH4為主,而Co3O4/ZnO的主要產物是CO,轉化率相當。在350 °C下,CO2轉化率和CO選擇性在100 h以上幾乎沒有變化,表明它具有優越的穩定性。 準原位XPS和原位近環境壓力XPS(NAP-XPS)分析表明,純Co3O4催化劑被還原為金屬Co,而Co3O4/ZnO催化劑中的Co3O4僅在CO2/H2氣氛中被還原為CO2+。 結果表明,在富H2的反應氣氛中,局部界面鍵可以穩定CoOx(亞穩態),表明Co氧化物催化劑和ZnO載體之間存在很強的界面約束效應。此外,在富H2反應流中,只有靠近氧化物/載體界面的Co3O4組分才能穩定在CoOx狀態,而遠離界面的Co3O4組分不能維持CoOx狀態而轉變為Co0,導致產物選擇性發生變化。 圖1. CO-TPR、H2-TPR和準原位XPS Co 2p光譜表征 圖2. 拉曼光譜、XPS Co 2p和Zn 2p光譜表征 圖3. 催化性能 遠程氫溢出效應 原位拉曼分析表明,Co3O4-ZnO樣品中Co氧化物的信號在400 ℃暴露于10% H2/N2氣體后消失,而在450 °C的純Co3O4中,這些峰還存在,表明在此條件下Co氧化物仍然存在。對于純Co3O4,CoO的衍射峰在350 ℃還原1 min后出現,還原時間達到80 min時衍射峰最強;對于Co3O4-ZnO,在20 min時同時觀察到CoO和Co0,在80 min時CoO完全還原為Co0,明顯短于純Co3O4(200 min)。純Co3O4的Co2+信號強度在38 min時顯著增加,而Co3O4-ZnO的Co2+信號強度在15 min時顯著增加,并且Co3O4-ZnO中的Co2+在28 min時開始轉化為Co0。 圖4. 原位拉曼、原位XRD和NAP-XPS Co 2p光譜表征 CO-TPR表明,Co3O4-ZnO的CO還原行為與Co3O4相似,兩者都在283 °C和327 °C處出現了兩個CO消耗峰,表明兩種催化劑的表面Co-O結合強度相同。 H2-TPR表明,Co3O4-ZnO的還原溫度遠低于純Co3O4的還原溫度,表明ZnO促進了H2中Co3O4的還原。在100-600 °C范圍內,H2幾乎不被ZnO還原,但很容易被ZnO激活,表明ZnO上H-D交換的起始溫度遠低于Co3O4。因此,ZnO在H2中促進Co3O4還原,而在CO氣流中不促進Co3O4還原,可能與H2在ZnO上的解離密切相關,這歸因于氫溢出效應 圖5. CO-TPR、H2-TPR譜圖和H-D交換數據 圖6. 還原溫度探究 圖7. H溢出效應和局部界面作用對CO2加氫的影響示意圖 文獻信息 Disentangling Local Interfacial Confinement and Remote Spillover Effects in Oxide-Oxide Interactions. J. Am. Chem. Soc., 2023, DOI: 10.1021/jacs.3c02483.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01/cf26e7d49d/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鋰電池,再次登頂Science! 2023年9月22日 電池頂刊集錦:孟穎、夏永姚、張強、黃云輝、潘洪革、劉永鋒、劉瑞平、文銳、王家均、婁帥鋒等成果! 2023年9月30日 深圳大學劉劍洪/張黔玲團隊CEJ:硝酸根還原制氨! 2024年6月7日 2400h!南科大徐保民團隊,繼Science之后,再發Nature子刊! 2024年11月11日 研究眼睫毛,發一篇Science子刊! 2024年12月30日 8篇催化頂刊:Nature commun.、Nat. Mater.、AM、JACS、Small等成果 2023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