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岳/王如志/陳戈Appl. Catal. B:軸向配位Co-N5優化*OOH中間的結合實現高效電催化產H2O2 2023年10月2日 上午12:31 ?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73 H2O2是一種高價值、環保的氧化劑,在化學合成、環境修復、漂白、半導體清洗、化妝品、化學消毒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通過氧還原反應(ORR)電化學合成H2O2是一種綠色安全的途徑。其中,ORR涉及多個電子轉移,通過4電子(4e–)途徑還原O2生成H2O,或通過2電子(2e–)途徑生成H2O2。對于2e– ORR,反應中間體*OOH在最佳的能量下與活性位點結合,以促進其還原為H2O2,同時保留體系中的O-O鍵。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北京工業大學盧岳、王如志和陳戈(共同通訊)等人采用犧牲模板策略,可控的合成了含有軸向N配體的Co-N5C催化劑,該催化劑可以實現高效的2e– ORR。 為了闡明Co-N5C的電化學ORR性能,本文對催化劑進行了循環伏安法(CV)和電化學表面積(ECSA)測試。基于CV曲線的測試結果可以發現,Co-N5C在O2飽和條件下呈現出明顯的還原峰,這證明其具有一定的ORR性能。 針對于ECSA的測試結果還可以發現,Co-N5C具有更高的活性比表面積,這也表明其具有更多的活性位點,這都是其進行后續反應的基礎。之后,本文在O2飽和的0.5 M H2SO4電解質溶液中,得到了催化劑的ORR極化曲線。 根據極化曲線可以發現,Co-N5C催化劑的起始電位接近0.7 VRHE,而且在0.0-0.4 VRHE范圍內,H2O2選擇性始終呈現出Co-N4C(約51-64%)<Co-N5C(60-67%)的趨勢,這也展現出了Co-N5C優異的催化性能。 更加重要的是,本文還利用H型電解池,在O2飽和的0.5 M H2SO4中測試了催化劑的產H2O2性能。具體來說,在0.0 VRHE(39.9%)到0.3 VRHE(57.7%)范圍內,觀察到Co-N5C比Co-N4C具有更高的H2O2法拉第效率,并且Co-N5C在每個電壓下都具有較高的H2O2產率,尤其在電壓為0.0 VRHE時,催化劑具有高達6.78 mol peroxide/gcatalyst/h的高H2O2產率。總體來說,電催化劑Co-N5C比Co-N4C具有更高的H2O2摩爾產率、法拉第效率。 之后,Co-N5C中Co 3d能級的態密度(PDOS)表明軸向N配體誘導了費米能級附近新的電子態的出現,這是由于Co-N5C中Co的雜化狀態發生了變化,促進了電子的快速轉移和O2的電活化。此外,本文還研究了Co-N5中*OOH還原為*H2O2和*O的動能勢壘。理想的具有高活性和高選擇性的2e– ORR電催化劑對H2O2的生成應該具有最小的動力學能壘。 在本文中,Co-N5的2e–途徑比4e–途徑具有更低的動力學勢壘(0.014 eV),這表明以Co-N5C為電催化劑的2e– ORR反應動力學更快。本文的計算還表明,Co-N5上*OOH(ΔG*OOH=4.15 eV)的自由能變化更接近于2e– ORR火山圖的峰值(ΔG*OOH =4.22 eV)。 所有這些結果表明,由于軸向N配位的存在,Co-N5構型比Co-N4構型對2e– ORR具有更強的本征活性,這顯著降低了Co原子的d帶中心。這最終影響了ΔG*OOH,導致2e– ORR的動力學能壘較低(0.014 eV),有利于H2O2的產生。總之,本文的研究策略為制備能在酸性介質中高效生產H2O2的電催化劑提供了一種簡便的方法。 Optimizing the Binding of the *OOH Intermediate via Axially Coordinated Co-N5 Motif for Efficient Electrocatalytic H2O2 Production,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23, DOI: 10.1016/j.apcatb.2023.123078. https://doi.org/10.1016/j.apcatb.2023.123078.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02/5408a92311/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EnSM:計算指導發現穩定LLZO固態電解質和高能NMC正極界面的涂層材料 2023年10月30日 陳人杰/陳南AFM:局部強溶劑化電解液平衡Li-O2電池的容量和循環壽命 2023年11月2日 ACS Catalysis:通過基于DFT的分子動力學模擬認識Pt(111)表面氫析出反應活性! 2023年10月26日 ?化學所/清華JACS:非常規雙向壓縮應變Ni-Ir界面,協同促進堿性氫氧化反應 2023年10月4日 清華張強/趙辰孜AEM綜述: 無負極固態鋰電池深度剖析 2023年10月11日 樓雄文Angew.:CoCu-MOF NBs實現高效電化學OER 2023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