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Small:PtM IMC高效催化ORR,助力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 2023年10月2日 上午12:31 ?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24 設計一種高效、低鉑(Pt)負載量、穩定性好的酸性氧還原反應(ORR)催化體系仍然是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s)廣泛應用的挑戰。 基于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吳宇恩教授和周煌博士等人報道了一種氣相有序合金化策略,并構建了一個有效的協同催化體系,該體系將PtM金屬間化合物(PtM IMC,M=Fe、Cu和Ni)和致密的分離過渡金屬位點(M-N4)混合在氮摻雜碳(NC)上。由此產生的Pt1Fe1 IMC與Fe-N4位點合作實現了協同ORR,半波電位為0.94 V,質量活性高達0.51 A mgPt?1,在30 k循環后僅衰減23.5%,兩者都超過了DOE 2025的目標。 通過DFT計算,作者研究了Pt1Fe1/Fe1-N-C上觀察到的顯著ORR活性的機理。根據表征結果,Pt1Fe1/Fe1-N-C主要由較小的Pt1Fe1 IMC及其鄰近的Fe-N4位點組成。鑒于Pt在合金表面的偏析,作者認為應變Pt(111)和單個Fe原子是主要的活性位點,明確考慮了它們對提高ORR活性的作用。 在Pt1Fe1/Fe1-N-C催化劑上,具有三種可能的結合反應坐標。第一途徑和第二途徑分別是發生在單個活性位點的催化作用,即單個Fe原子位點(Fe-N-C路徑)和PtFe IMC的應變Pt(111)表面(應變Pt路徑)。Fe-N-C路徑和應變Pt路徑的速率決定步驟(RDS)分別為*OH + H+ + e? →* + H2O和* + O2 + H+ + e? →*OOH,自由能變化為0.81 eV。 第三種途徑,即在單個Fe原子位點上產生的H2O2分子可以被釋放并遷移到鄰近的應變Pt(111)表面,然后H2O2會在應變的Pt(111)表面迅速還原為H2O。因此,Pt1Fe1/Fe1-N-C多位點協同ORR途徑的催化效率,優于其他催化劑的直接四-電子途徑。 Coupling Single-Atom Sites and Ordered Intermetallic PtM Nanoparticles for Efficient Catalysis in Fuel Cells. Small, 2023, DOI: 10.1002/smll.202302328.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02/977f709158/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侴術雷/王佳兆/王詩文等AEM:一石二鳥!將生銹金屬加工成普魯士藍儲能材料 2023年10月15日 ?吳超/李珍/侴術雷AFM:Co-Sn合金界面促成長循環和高倍率鈉金屬電池 2023年10月4日 中科大副院長,「國家杰青」,季恒星團隊,最新AFM! 2024年5月28日 支春義教授,最新Angew! 2023年10月20日 余家國/張留洋Small: 原位輻射XPS對S型TiO2@ZnIn2S4光催化劑高效光催化CO2還原機制研究 2023年10月12日 南策文院士等AEM:全固態電池最新進展! 2023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