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鋅(Zn)離子電池對于具有高安全性的下一代電池具有吸引力,然而其應用仍然受到Zn負極上不可控的枝晶形成和副反應的阻礙。圖1 裸鋅負極和帶PZIL的鋅在沉積/剝離循環中的示意圖復旦大學武培怡等通過在羧甲基殼聚糖(CMCS)中聚合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膽堿(MPC),設計了一個多聚物保護層(PZIL)。研究顯示,MPC側鏈上的端基是帶正電荷的膽堿陽離子,可以在Zn2+之前吸收到Zn負極上,從而防止Zn2+溶劑化結構中的H2O分子與Zn負極接觸。此外,磷酸鹽陰離子基團可以引導Zn2+遷移,并降低解溶劑化能,實現Zn/Zn2+的快速可逆。而且,保護層的機械性能通過SO42-和CMCS之間的Hofmeister效應得到加強,以適應電極的變形。圖2 半電池性能受益于上述優勢,該保護層使對稱鋅電池的放電深度高達74.3%,并可以保持1000小時以上的穩定。此外,Zn/MnO2電池的可逆容量為146 mA h g-1,在10 C下循環超過2000次,Zn/AC電容器在10 A g-1下循環超過10000次。上述性能充分證明了磷酰膽堿基保護層在高電流密度下的優異性能。圖3 全電池性能Alleviating Side Reactions on Zn Anodes for Aqueous Batteries by a Cell Membrane Derived Phosphorylcholine Zwitterionic Protective Layer.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3. DOI: 10.1002/anie.202307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