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晏成林團隊AEM:創記錄!RuFe-FeNC助力NO3RR制氨 2023年10月3日 上午12:31 ?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83 電化學硝酸鹽還原反應(NO3RR)是一種在環境條件下脫除硝酸鹽和合成氨(NH3)的有前途的方法。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反應中間體在催化劑表面的吸附能力,而吸附能力是由活性位點的幾何構型和電子構型決定的。 基于此,蘇州大學晏成林教授和Mengfan Wang等人報道了在RuFe雙金屬合金(RuFe-FeNC)上觸發雜原子系綜效應,以優化NO3RR的中間吸附。在-1.4 V下,NH3的產率達到了118.8 mg h?1 mg?1,法拉第效率(FE)達到了92.2%,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通過DFT計算,作者研究了RuFe-FeNC上NO3RR的反應機理。初始階段是NO3?的吸附,Gibbs自由能表明,該階段在RuFe-FeNC上比在FeNC上更有利。之后,*NO3與質子、電子不斷反應生成*HNO3、*NO2、*HNO2、*NO。需注意,在*NO生成后,有兩種情況可能發生電還原反應。之所以形成*NOH途徑和*HNO途徑兩種不同的機制,是因為*NO可以通過O側或N側受到質子-電子對的攻擊,生成*NOH或*HNO。 對于FeNC體系,兩種途徑的定速步驟分別為*NO到*NOH的質子化步驟和*HNO到*N的質子化步驟,反應能壘分別為1.373 eV和1.261 eV。因此,*HNO通路更容易在FeNC上發生。RuFe-FeNC體系兩種途徑的RDS分別為*NOH和*HNO質子化為*N,克服了0.617和1.484 eV的能壘。*NOH途徑對RuFe-FeNC更有利,能量勢壘也比FeNC低得多。在兩種體系中,*HNO和*NOH依次被質子化為*N、*NH、*NH2、*NH3和*+NH3,RuFe-FeNC使NH3解吸能量勢壘從0.691 eV降低到0.153 eV,說明其更容易解吸NH3。 Optimizing Intermediate Adsorption via Heteroatom Ensemble Effect over RuFe Bimetallic Alloy for Enhanced Nitrate Electroreduction to Ammonia. Adv. Energy Mater., 2023, DOI: 10.1002/aenm.202301409.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03/dc7b238754/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天津大學Nature Energy:燃料電池性能不行?加點磁場! 2023年10月15日 PNAS:TiO2中界面受限的中間相實現了高效的光催化 2024年3月29日 福州大學ACS Catalysis:CdS納米片上構建Cu-Pt電子轉移通道,用于選擇性合成亞胺 2024年1月22日 IF=46.2!王中林院士最新Chem. Soc. Rev.綜述:接觸電致催化(CEC)! 2024年4月16日 ?Nano Letters:BiVO4粒子光催化劑中助催化劑/半導體界面電荷轉移的納米級測量 2022年12月7日 浙大/凱斯西儲大學ES&T:基于機器學習的土壤重金屬吸附預測及土壤吸附能力全球分布 2023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