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燃料電池是一種可持續的綠色能量轉換技術,能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氫氧化反應(HOR)是陰離子交換膜燃料電池(AEMFC)中的一個基本反應,在堿性條件下,其動力學受限于Volmer步驟(M-Had + OH?→M + H2O + e?)。鉑(Pt)具有中等的氫結合能,被認為是理想的HOR催化劑,但Pt的高價格阻礙了AEMFC的發展。因此,開發低成本、高活性的無Pt陽極催化劑是實現AEMFCs進一步商業化的關鍵。近日,廈門大學范鳳茹、李劍鋒和南子昂等以生長有Ru單分子層的Au@Pd核殼納米顆粒為HOR催化劑,其在堿性條件下表現出與Pt相當的高活性和優異的CO耐受性。并且,具有三層核殼納米結構的Ru基催化劑的活性與中間Pd層的厚度負相關(Au@Pdx@Ru,其中x表示Pd層厚度為0.8、3.5和6.3 nm)。電催化性能測試結果顯示,三種Ru基催化劑的活性隨著Pd層間厚度的減小而增加:在幾何電流密度為1 mA cm?2時,Au@Pd6.3 nm@Ru、Au@Pd3.5 nm@Ru和Au@Pd3.5 nm@Ru所需的HOR過電位分別為36 mV、21 mV和10 mV (相當于Pt/C)。此外,具有雙殼結構的Au@Pd0.8 nm@Ru納米催化劑的活性顯著優于未修飾的Ru或Au@Pd催化劑,并且該納米催化劑還具有優異的穩定性,原位表征和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表明,在堿性介質中,Au@Pd@Ru納米催化劑利用Pd中間層的儲氫能力在界面上“暫時”儲存活性氫,然后在“缺氫界面”上活性氫自發溢出與吸附在Ru上的反應中間體發生反應,從而在陽極電位下提高Ru的催化活性。進一步分析表明,晶格擴展的Pd單分子層更有利于重要中間體OHad的吸附和活性氫的有效儲存和釋放,這對有效降低速率決定Volmer步驟的能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總的來說,該項工作對于解決HOR中嗜氧金屬催化劑的失活問題具有重要意義,這也有助于合理設計先進的電催化劑以推動AEMFC的進一步發展。Improving the Hydrogen Oxidation Reaction Rate of Ru by Active Hydrogen in the Ultrathin Pd Interlaye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3. DOI: 10.1021/jacs.3c0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