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手性金屬納米團簇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其中,通過原子級的金屬納米團簇實現不對稱催化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基于此,清華大學王泉明教授等人報道了手性簇[Au7Ag8(dppf)3(L-/D-脯氨酸)6](BF4)2(L-/D-Au7Ag8)的合成和總結構的測定。在圓二色(CD)光譜中,超原子團簇L-/D-Au7Ag8表現出強烈的鏡像棉花效應。對比脯氨酸的有機催化,Au7Ag8的催化活性有所提高,由于金屬核與脯氨酸的協同作用,顯示了金屬納米簇中金屬催化與有機催化相結合的優勢。通過時間依賴性DFT計算,作者研究了Au7Ag8的光學活性與幾何結構之間的關系。計算得到的Au7Ag8的電子吸收譜與實驗結果吻合較好,其中350、400和484 nm處的峰被很好地再現。L/D-Au7Ag8的模擬CD光譜顯示,顯著峰I(λexp=350 nm)主要來自HOMO-1 → LUMO+7。該吸收峰(λexp=420 nm)為CD II波段,主要對應HOMO → LUMO+4躍遷。480 nm附近的第三個CD峰與480 nm處的吸收峰III有關,主要歸因于HOMO → LUMO+1躍遷(1P態到1D態)。此外,自然躍遷軌道(NTO)表現出三個特征躍遷的特征,前沿分子軌道位于金屬核上方。前沿分子軌道組成研究可以進一步證實HOMO-1、HOMO、LUMO、LUMO+1、LUMO+4和LUMO+7主要由金屬核貢獻的結果。前沿分子軌道包含脯氨酸和dppf的不可忽略的貢獻。因此,脯氨酸和dppf對電子結構和CD響應有顯著的影響。Integration of Metal Catalysis and Organocatalysis in a Metal Nanocluster with Anchored Proline. J. Am. Chem. Soc., 2023, DOI: 10.1021/jacs.3c02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