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邦/黃雅欽EES:SAIn@CNT助力500 Wh/kg級袋式Li-S電池中的快速氧化還原轉化 2023年10月5日 下午9:03 ?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50 單原子催化劑(SACs)具有獨特的配位化學性質,是鋰-硫(Li-S)電池中高效電催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合理設計已成為多硫化鋰(LiPSs)轉化動力學研究的熱點。 基于此,北京化學防御研究所王安邦和北京化工大學黃雅欽教授等人報道了通過卟啉將銦(In)SACs吸附在碳納米管上(SAIn@CNT),克服了熱解過程中空尺度上的失配和團聚問題。高含硫量(14.29 g)的SAIn@CNT袋式電池顯示出顯著的比能量(495wh kg-1)和穩定的循環性能,在0.2 C下循環50次,這是國際上首次報道。 通過DFT計算,作者研究了不同配位的In SACs的催化機理進行了評價。根據In-N3和In-N4的In-4d軌道的偏態密度(PDOS)圖,在In-N配位鍵中,電子聚集在吸引電子的N原子周圍,而隨著配位數的縮小,電子轉移到In原子上。 根據Bader電荷分析結果,In-N3中的In傳遞了-1.344 e的電荷,高于In-N4,隨著電子重排,In-N3的費米能級預計更接近導帶,從而導致與LiPSs的強相互作用。 此外,作者計算發現較高的d會增加反鍵效應的能量,減弱相應的鍵強度,從而導致In-N3位點上LiPSs的激活勢壘降低。In-N3基樣品在費米能級附近的電子密度高于In-N4基樣品,進一步證明了LiPSs/In-N3體系中促進了電子轉移,說明了在有缺陷的單原子結構中電導率增強,提高了LSBs的倍率能力和循環性能。 計算得到In-N3和In-N4的功函數分別為8.25 eV和9.15 eV,說明低配位結構可有效減少逃逸功,促進In-N和多硫化物之間載流子的傳導,從而提高多硫化物的反應性。 Engineering deficient-coordinated Single-atom Indium Electrocatalyst for Fast Redox Conversion in Practical 500 Wh/kg-level Pouch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Energy Environ. Sci., 2023, DOI: 10.1039/D3EE02675B.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05/500969ce7f/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清華大學JACS:節能且高效,多功能分子催化劑助力乙烯一步電化學轉化為乙二醇 2024年3月1日 華科夏寶玉/齊鍇AFM: 靜電紡絲制備自支撐鈷/納米碳雜化膜,用于長壽命鋅空氣電池 2023年10月27日 南科大王陽剛JACS:提高酸性Volmer反應動力學的單原子電催化劑設計 2023年10月5日 華科大謝佳團隊ACS Energy Lett.:定制電解質和主體結構實現高能量密度無負極鉀金屬電池 2023年10月7日 物構所曹榮Angew. :液體多孔MOF助力CO2的吸附和催化轉化 2023年10月13日 石墨烯,再次登頂Nature! 2023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