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枝晶的生長嚴重阻礙了鋰金屬電池(LMBs)的應用。許多方法已經被提出來,通過根據Sand的時間方程對隔膜進行改性,以提高鋰離子轉移數(tLi+)來限制鋰枝晶的形成。然而,忽視陰離子運動對固體電解質界面(SEI)形成的積極貢獻將導致無機成分不足,這阻礙了LMBs的實際應用。圖1 不同隔膜的作用示意上海交通大學梁正、岳昕陽等構建了一個”串聯”隔膜(ZSM-5-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PDDA)/聚乙烯(PE)/SbF3),它在錨定陰離子的同時構建了一種富含無機物的SEI。研究顯示,面向鋰的SbF3(SBF)涂層產生了富含Li-Sb合金(Li3Sb)和LiF的SEI,Li3Sb可以大大降低鋰離子(Li+)的遷移能壘,促進Li+的傳輸。同時,另一側的ZSM-5-PDDA(Z5P)涂層可以有效地固定陰離子,增加Li+的含量。此外,規則的孔隙結構有利于Li+通量的均勻化,也能使溫度分布均勻,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圖2 功能隔膜的理化性質由于串聯效應,采用Z5P/PE/SBF隔膜的對稱電池在10mA cm-2(鋰容量為1 mAh cm-2)下保持了200小時(1000次)的穩定循環。此外,采用LiNi0.6Co0.2Mn0.2O2(NCM622)正極的小軟包電池也表現出卓越的長期循環性能。作者認為,該工作所提出的策略可以為開發實用的無枝晶和穩定的LMBs的功能隔膜提供新的途徑。圖3 全電池性能Tandem Design of Functional Separators for Li Metal Batteries with Long-Term Stability and High-Rate Capability.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3. DOI: 10.1002/adfm.202304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