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 Letters:Mn摻雜誘導亞納米膠體納米片相變進而實現高效析氧 2023年10月6日 上午12:31 ?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8 與傳統納米結構相比,尺寸在亞納米的超薄納米結構具有獨特的性質,在各個領域,如電子和光電子器件、催化以及能量轉換和存儲等激發了極大的研究興趣。然而,直接制備這些亞納米結構仍然比較困難,因為在這樣的原子水平上控制生長越來越困難,特別是對于單層過渡金屬氫氧化物,由于各向同性的表面能使得超薄骨架難以維持,從而導致結構的聚集。 此外,具有最佳結合強度和空間效應的合適表面配體對亞納米結構的形成也至關重要。然而,傳統的合成途徑無法介導微妙的化學反應,亞納米結構的組成和相位調節的實現更具挑戰性。 基于此,中科院Su Xiaozhi、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顧超和合肥工業大學韓士奎(共同通訊)等人提出了一種通過二元軟模板介導合成納米膠體的方法,合成了具有相選擇性的Ni(OH)2超薄納米片(UNSs),通過Mn摻雜,納米片的厚度可降至0.9 nm,并誘導β-Ni(OH)2向α-Mn摻雜或合金Ni(OH)2(表示為α-NiMn LDH)UNS相變,重要的是該催化劑在催化測試中展現出了優異的催化性能。 本文研究了催化劑在O2飽和的1 M KOH中的OER性能,并與商業RuO2進行了比較。測試發現,與β-Ni(OH)2相比,α-Ni0.74Mn0.26 LDH UNSs的氧化峰從1.4 VRHE負移至1.35 VRHE,這表明Mn合金化激活了Ni2+/Ni3+氧化還原對,提高了催化劑的電催化活性。此外,α-Ni0.74Mn0.26 LDH UNSs的起始電位為1.5 VRHE,優于β-Ni(OH)2(1.55 VRHE)和商用RuO2(1.53 VRHE)。 令人驚訝的是,α-Ni0.74Mn0.26 LDH UNSs在100 mA cm-2時的過電位(η)為309 mV,遠低于β-Ni(OH)2(445 mV)和商用RuO2(563 mV),而且UNSs的催化性能也優于或與之前報道的大多數基于過渡金屬的LDH催化劑相當。此外,α-Ni0.74Mn0.26 LDH UNSs的Tafel斜率為~71 mV dec-1,遠小于β-Ni(OH)2和商業RuO2的Tafel斜率分別為~139和~124 mV dec-1,這些結果共同揭示了獨特的UNSs優越的本征OER活性和動力學。 之后,本文還研究了Mn摻雜量或合金化量對催化劑OER活性的影響。研究發現,當合金含量為26%時,催化劑的催化性能最佳,其過電位和Tafel斜率最低,這證實了Mn合金化有助于提高催化劑的催化性能。 最后,本文進行了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以更好的了解催化劑OER性能增強的機制。本文用Mn替代了部分Ni原子,構建并優化了α-NiMn LDH和β-Ni(OH)2模型,然后進一步計算了吉布斯自由能變化(ΔG)等內容。計算后發現,對于β-Ni(OH)2(1.5 eV)的Ni位點和α-NiMn LDH的Ni2Mn1(1.4 eV)和Ni1Mn2(1.43 eV)位點,*O(η)的生成為速率決定步驟(RDS),而α-NiMn LDH的Ni2Mn1和Ni1Mn2的較小的η值表明,Ni2Mn1和Ni1Mn2位點具有更有利于驅動OER。 此外,本文還計算了α-NiMn LDH和β-Ni(OH)2的電子密度,研究了Ni和Mn原子的電子分布。研究后發現,α-NiMn LDH中Ni2Mn1和Ni1Mn2位點周圍的Ni原子的電子密度(2.04 eV)小于β-Ni(OH)2(2.1 eV)中的Ni位點,從而表現出更明顯的缺電子性質,這同樣有利于OER催化。 總之,通過深入的實驗和計算研究,本文將UNSs催化劑的高性能歸因于超薄骨架和錳摻雜或合金化誘導的相變。本文的研究結果不僅豐富了納米材料在原子水平上的合成方法,而且為各種反應的先進催化劑的制備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Mn-Incorporation-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in Bottom-Up Synthesized Colloidal Sub-1-nm Ni(OH)2 Nanosheets for Enhanced Oxygen Evolution Catalysis, Nano Letters, 2023, DOI: 10.1021/acs.nanolett.3c00067.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lett.3c00067.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06/703cba3385/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Nano Energy:Ru單原子摻入連續MoS2-Mo2C異質結構用于高性能和穩定的水分解 2023年11月30日 廈大黃小青&港理工黃勃龍,最新EES! 2023年11月15日 AFM:3D-2D CNH-MoS2異質結構的可控化學功能化及其對質子還原的電催化活性 2023年10月13日 王成新/雷丹妮Nature子刊:用于高能非水系鋰金屬電池的雙功能電解液添加劑 2023年10月14日 高傳博&程濤Nature子刊:NiFeB氫氧化物納米片實現高效OER 2022年10月26日 何前軍/蘇陳良AM:均相碳/含鉀策略合成RPCN用于近紅外光催化制氫氣 2023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