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作為一項重大的全球性挑戰,化學表面活性劑在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的使用日益增加,不斷挑戰著生態可持續發展。在眾多形式的表面活性劑中,家庭護理洗滌劑(例如,洗衣和廚具洗滌劑)占全球表面活性劑市場的40%以上。在過去的二十年里,中國合成洗滌劑的產量以每年36萬噸的速度增長,從2001年的348萬噸增加到2021年的1077萬噸。因此,洗滌劑的使用日益增加,使得處理含有表面活性劑的廢水成為越來越大的負擔。例如,2017年的廢水處理消耗了美國約4%的電力。據進一步估計,在未來15年內,發達國家廢水處理所需的電力將增加20%,從而大大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和能源消耗。成果簡介在洗衣過程中過量使用合成洗滌劑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一個重要來源。因此,可持續發展驅動的創新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以實現以允許最大限度地減少洗滌劑消耗為特征的環保紡織品。近日,陜西師范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楊鵬教授課題組提出了一種隨意涂布(CAW)策略,在紡織織物上創建一層額外的涂層,以引入抗污性。包覆層是基于溶菌酶(Lyz)和兩性離子聚(甲基丙烯酸亞砜甜菜堿)(pSBMA)的共軛聚合物,一旦暴露在織物上,就會在表面形成堅固的納米膜。值得注意的是,該親水層表現出優異的水下超疏油性,涂層織物無需洗滌劑即可簡單用水清洗。根據一項生命周期分析,這種聚合物納米膜具有光學透明和生物相容性,不會影響衣物的舒適性,與洗滌劑相比,碳足跡減少了50%以上。此外,這項CAW策略可以應用于各種材料的表面,包括金屬、玻璃、塑料和陶瓷,為清潔產品帶來的環境風險提供了一個通用的解決方案,該策略具有高性價比和低用量,因此具有極大的商業潛力,有望針對目前主流織物洗滌清潔方案產生變革性推動作用,從而極大推動社會、經濟和環境的綠色可持續發展。這項工作以“Sustainable polymer coating for stainproof fabrics”為題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Sustainability》上。祝賀!楊鵬,中國化學會高級會員,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FRSC)),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人才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9),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22)。據陜西師范大學官網報道,化學化工學院楊鵬教授的“生物大分子可控聚集與界面粘附”項目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實現了學校自主培養的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歷史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