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二次電池由于其低成本和環境友好性,作為未來的儲能設備獲得了贊譽,但由于大多數電解質的陽極穩定性較差,包括固態電解質(SSE),其與高壓正極材料不兼容,因此受到嚴重阻礙。圖1. 固態電解質的界面問題和陽極穩定性以及解決策略示意京都大學Jinkwang Hwang、Kazuhiko Matsumoto等首次報告了一種新的合成技術,即使用氟氫酸離子液體(IL)前體來制備具有高產和高純度的[DEME][PF6]([DEME]+: N,N-二乙基-N-甲基-N-(2-甲氧基乙基)銨)。此外,作者配制了Na[PF6]-[DEME][PF6]IL,并進行了一系列的電化學測試,以驗證其在電池應用中的性能。研究顯示,該發明的IL具有顯著的氧化穩定性(在Pt上可達5.2V,在導電碳電極上>4.5V),有助于抑制一種典型的SSE的氧化分解,例如β氧化鋁固態電解質(BASE),從而擴展其在混合SSE體系中的電化學窗口。圖2. 通過LSV對電解質進行氧化穩定性極限評估此外,該IL還提供了鈉離子傳輸路徑,有助于減少BASE和正電極之間接觸不足所產生的界面電阻。結果,一個采用高壓正極Na3V2(PO4)2F3和BASE/IL配置的混合固態鈉二次電池具有能量密度和卓越的循環性能。該研究結果表明,在開發混合SSE電池時利用Na[PF6]-[DEME][PF6]IL電解質并不局限于BASE和NPF正極,它也可以作為開發使用SSE的高電壓鈉金屬電池的通用策略。圖3. 混合型SSE中NPF的電化學性能A Hexafluorophosphate-Based Ionic Liquid as Multifunctional Interfacial Layer between High Voltage Positive Electrode and Solid-State Electrolyte for Sodium Secondary Batterie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3. DOI: 10.1002/aenm.2023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