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NH3)工業對于人類農業至關重要,通過Haber–Bosch工藝進行的大規模NH3合成促進了糧食的生產,養活了越來越多的人口。然而,Haber–Bosch工藝消耗了全球約2%的能源,造成了全球1.6%的二氧化碳排放,導致了相當大的能源損失和環境問題。近年來,直接電催化還原硝酸鹽(NO3–)生成NH3因其反應條件溫和、能量低而受到廣泛關注。低溫等離子體處理N2和O2形成NOx(包括NO3–)是提供充足NO3–的突破點。因此,通過電催化將NO3–轉化為NH3提供了一種解決能源和環境問題的潛在技術,并有望在未來取代Haber-Bosch工藝。然而,緩慢的陽極析氧反應(OER)動力學需要較大的過電位(>1.23 V vs. RHE),嚴重限制了電催化陰極NO3–還原反應(NO3–RR)的效率。基于此,電子科技大學董帆等人研究了一種HCHO氧化反應(FOR),可以有效的替代OER。研究發現,在較低的電位(起始電位低至-0.03 VRHE)作用于Cu2O電極時,在Cu2O電極上可以實現超低電位的HCHO氧化反應。在此過程中,HCHO通過電催化氧化脫氫途徑轉化為HCOOH和H2。在>0.42 VRHE時,催化劑發生串聯反應,Cu2O(CuI)在正電的作用下不斷轉化為Cu(OH)2(CuII),而HCHO則迅速將Cu(OH)2還原為Cu2O。值得注意的是,Cu2O電極保持穩定,HCHO氧化反應通過電催化氧化脫氫途徑進行,由于串聯反應的影響,陽極FOR在0.81 VRHE下達到300 mA cm-2的電流密度。更加重要的是,Cu2O具有出色的NO3–RR性能,在1.0 V的超低電壓下,催化劑能實現100%的轉化率(NO3–→NH3,0.14 mmol cm-2 h-1),其法拉第效率為99.77%。令人驚喜的是,與OER相比,動力學有利的FOR使FOR/Cu2O耦合NO3–RR/Cu2O體系只需要低至-0.19 V的電勢就能達到10 mA cm-2的電流密度,比OER/Pt耦合NO3–RR/Cu2O體系低1.9 V,這表明本研究為轉化技術開發提供了一種新的策略。綜上所述,本文開發了一種合理的策略,通過電催化氧化脫氫途徑使HCHO在超低起始電位下氧化。此外,本文通過構建Cu2O和HCHO之間的串聯反應來穩定電催化氧化脫氫途徑,克服了Cu基催化劑上醛氧化失活的挑戰,這種新策略還降低了串聯反應的起始電位。除此以外,本文還利用非原位XRD、XPS和原位拉曼光譜,確定了該串聯反應為立方Cu2O電催化氧化為正交Cu(OH)2,Cu(OH)2在HCHO的作用下再自發還原為Cu2O。更重要的是,本文的各種表征和測試結果表明Cu2O是電催化氧化脫氫途徑和串聯反應的真正活性位點。總之,該技術對于推進NO3–電催化還原工藝替代Haber-Bosch工藝以及可持續化學合成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Coupling Electrocatalytic Cathodic Nitrate Reduction with Anodic Formaldehyde Oxidation at Ultra-Low Potential over Cu2O,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3, DOI: 10.1039/d3ee00635b.https://doi.org/10.1039/D3EE0063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