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碳(HC)作為鈉離子電池(SIBs)最商業(yè)化的負極材料之一,必須解決倍率性能與比容量或初始庫倫效率(ICE)之間的平衡,而對低溫下的快充性能下降(LT)的了解仍知之甚少。
在此,上海大學趙玉峰教授團隊報道了一種具有摻入鋅單原子(Zn-HC)的硬碳,以調節(jié)本體和表面結構。優(yōu)化的Zn-HC具有擴展的石墨區(qū)域(d002 = 0.408nm)和高度發(fā)達的納米孔(直徑約0.8 nm),并減少了缺陷含量,這有利于快速的Na+存儲。
結果證實,Zn-N4-C結構可以催化NaPF6的快速分解,使其形成薄而無機物豐富的SEI和快速的界面Na+儲存動力學,同時在石墨區(qū)中引發(fā)局部電場(LEF),提供一個臨時的庫侖力來加速Na+儲存動力學,降低擴散能壘(0.60eV vs 1.10eV)。
獲得的HC材料展示了創(chuàng)紀錄的高可逆容量(546 mAh g-1 @ 0.05 A g-1),速率能力(140 mAh g-1 @ 50 A g-1),ICE(84%),低溫容量(443 mAh g-1 @ -40 °C),超過了最新的文獻。所構建的全電池提供了323 Wh kg-1的高能量密度和7.02 kW kg-1的高功率密度(基于兩個電極的總活性質量)。
圖1. Zn-HC的形態(tài)結構表征和原子結構分析
總之,該工作通過一個典型的兩步法精心構建了DAFR衍生的硬碳微球與ZnN4配置的結合。合成的樣品表現(xiàn)出卓越的速率性能、可逆容量(546 mAh g-1 @ 0.05 A g-1, 140 mAh g-1 @ 50 A g-1)、低溫(LT)容量(443 mAh g-1 @ 0.05 A g-1)和ICE(84%),同時實現(xiàn)了SIBs中能量密度(323 Wh kg-1)和功率密度(7.02 kW kg-1)之間的卓越平衡。
更重要的是,對HC電極在不同溫度下的電荷存儲機制有了基本的了解。作者發(fā)現(xiàn)HC上的局部結構或SEI調節(jié)可以顯著抑制RSEI和RS,并有助于提高RT性能,而電解質固有的Na+遷移或去溶劑化能力代表了LT電荷轉移動力學的決定性步驟。這項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策略來調節(jié)復雜的界面電化學和基于HC材料的電極化學,以實現(xiàn)從RT到LT的高性能Na存儲。
圖2. 全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Zinc Single-Atom Regulated Hard Carbons for High Rate and Low Temperature Sodium Ion Batteries,Advanced Materials 2023 DOI: 10.1002/adma.202211461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06/de86af961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