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鋰離子電池(LIBs)的可充電性在低溫下具有挑戰性,這主要是由于石墨負極面臨的障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朱禹潔、華中科技大學吉曉等通過利用鋰-溶劑共嵌入石墨現象,提高了其低溫充電能力。
圖1. 電解液表征
通過合理的電解液設計(1.5 M LiOTF+0.2 M LiPF6-DEGDME),這項工作表明在不完全剝離Li+的溶劑鞘層的情況下,Li-溶劑共嵌入過程使石墨能夠在-60 ?C下穩定充放電,并保持其73.7%的室溫容量。
通過密度泛函理論計算輔助的一系列微觀、光譜和電化學研究,作者進一步揭示了石墨在鋰-溶劑共嵌入時優異的低溫性能的潛在機制。原位X射線衍射(XRD)和電子顯微鏡表征表明,石墨在鋰-溶劑共嵌入過程中具有高的結構可逆性和強大的機械穩定性,盡管它經歷了大的層間膨脹。
透射電子顯微鏡(TEM)與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相結合的結果證實,在配制的電解液中石墨上形成了非常薄的固體電解質界面(SEI)層。與DFT模擬結果相結合的進一步實驗測試表明,每個Li與一個溶劑分子可逆地共嵌入石墨中,在石墨夾層之間形成雙層Li-溶劑絡合物。
圖2. 石墨||鋰半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此外,作者還采用互補的電化學方法全面研究了鋰-溶劑共嵌入石墨的動力學。結果表明,Li-溶劑共嵌入過程具有界面電阻低、電荷轉移活化能小(~0.23 eV atom-1)和溶劑化鋰離子在石墨中幾乎與溫度無關的化學擴散系數的特點,這與從DFT計算中獲得的非常低的擴散勢壘(~0.09 eV atom-1)很好地對應。這些優點賦予了共嵌入過程快速的動力學和優異的低溫性能。
最后,得益于配制電解液的高氧化穩定性(> 5.0 V vs. Li+/Li),該電解液與商用高壓 LiNi0.65Co0.15Mn0.2O2(NCM)正極兼容,NCM||石墨全電池可保持58.3%的室溫容量,并且充放電性能穩定。總之這項工作表明,鋰-溶劑共嵌入石墨現象通常被認為是有害的,但可以成為在超低溫下實現可充石墨基LIBs的替代且有效的方法。
圖3. NCM||石墨全電池性能
Rechargeable LiNi0.65Co0.15Mn0.2O2||Graphite Batteries Operating at -60 ?C.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2. DOI: 10.1002/anie.202209619
原創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07/24a357ce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