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輝/王素清AFM:通過Kevlar芳綸納米纖維保護涂層穩定固態電池中的金屬負極界面 2023年10月7日 下午12:51 ? 未全平臺發布, 頂刊 ? 閱讀 82 Li1.3Al0.3Ti1.7(PO4)3 (LATP)固態電解質由于其具有較高的室溫鋰離子電導率、空氣穩定性和經濟性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然而,LATP 在下一代鋰金屬固態電池(SSB)中的實際應用因其與鋰金屬的高度不相容性而受到阻礙。 在此,清華大學王海輝教授,華南理工大學王素清研究員等人將凱芙拉芳綸納米纖維(KANF)膜與通過原位聚合形成的固化電解質(SE)相結合構建LATP的SE@KANF保護層。該保護層不僅可以有效防止鋰金屬還原LATP,而且可以提供緊密的界面接觸并限制不必要的電子傳輸。 結果顯示采用SE@KANF層的鋰對稱電池可實現1.4 mA cm?2的超高臨界電流密度,并在0.2 mA cm?2下穩定循環超過2000小時。此外,與磷酸鐵鋰正極匹配的全電池在 30 °C、0.1 C 條件下循環 180 次后,容量保持率達到 95%。 圖1. SE@KANF-LATP的形貌結構表征 總之,該工作通過構建SE@KANF作為SSE|Li界面緩沖層,提出了一種穩定LATP|Li界面的簡單有效的策略。SE@KANF層阻止了鋰金屬負極對LATP的還原,并為離子傳輸建立了一條連貫路徑。除此之外,SE@KANF層保持較低的界面電子電導率,這有效地抑制了LATP內部的鋰枝晶生長,有助于對稱電池中實現 1.4 mA cm-2 的超高 CCD 和 0.2 mA cm-2 下 2000 小時以上的穩定循環。 此外,Li|SE@KANF-LATP|LFP SSB的首次放電比容量為159mAh g-1,在30℃、0.1C下循環180次后可逆容量為95%。因此,該工作提出了一種提高 LATP|Li 界面兼容性的可靠策略,并為對鋰金屬負極不穩定的SSE的應用提供了新的機會。 圖2. Li|SE@KANF-LATP|LFP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Stabilizing Li1.3Al0.3Ti1.7(PO4)3|Li Metal Anode Interface in Solid-State Batteries by Kevlar Aramid Nanofiber-Based Protective Coating,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3 DOI: 10.1002/adfm.202306748 原創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07/315121364a/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電池頂刊集錦:李運勇、崔光磊、劉晨宇、郭玉國、李林森等成果! 2024年1月14日 納米所陳立桅/沈炎賓JACS: 用于電池的自組裝單層膜綜述 2023年10月27日 清華大學張強團隊,最新Angew!?80°C 至 80°C 寬溫鋰電池! 2024年7月17日 董全峰/鄭明森EES:通過原位預植入原子在鈉金屬上構建穩定SEI 2023年10月3日 郭春顯/鄧雯雯EnSM:空氣穩定的高性能含鋰有機正極! 2023年10月15日 這個方向太坑,Nature撤稿后,又有一篇Science即將撤稿! 2023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