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溫鈉-硫(RT Na-S)電池的實際應用受到絕緣硫、多硫化鈉的嚴重穿梭效應和多硫化物轉化不足的阻礙。基于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余彥教授和Yu. Yao、廣東工業大學芮先宏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等人報道了一種將單原子釩(V)錨定在三維(3D)N-摻雜分級多孔碳基體(3D-PNCV),以提高硫反應活性、多硫化鈉的吸附和催化轉化性能。測試發現,具有3D-PNCV的RT Na-S電池可以實現高可逆容量(445 mAh g-1,在5 A g-1下超過800次循環),以及優異的倍率性能(在10 A g-1時為224 mAh g-1)。首次利用DFT模擬用于研究金屬單原子催化劑與NaPS之間的界面相互作用。通過Na2S4吸附在一系列金屬單原子(SAC)基質(V、Mn等)上的幾何穩定構型以及不同電荷密度模式,計算了Na2S4與單原子間的吸附能(Ea),并評估了Na2S4對NaPS的錨定能力。SAC-X(X=V、Mn、Fe、Ni和Co)對Na2S4的吸附能分別為-2.93、-0.66、-0.89、-0.27和-0.66 eV,表明其中單原子V對多硫化物的吸附能力最高,可有效抑制多硫化物在整個電化學反應過程中的穿梭效應。在SAC-X-Na2S4體系中,金屬元素d-帶中心與硫的p-帶中心之間的能隙(Ed)決定了反應的結合強度和能壘。較低的Ed有望提高載流子的密度,降低NaPS轉化的能量勢壘,從而提高Na-S化學的催化活性。還計算了吸附Na2S4的SAC的投影態密度(PDOS),SAC-X-Na2S4的Ed值為0.17 eV,遠遠低于SAC-(Mn、Fe、Ni和Co)-Na2S4體系的Ed值。此外,還計算出SAC-V和SAC-Fe表面Na2S分解的勢壘分別為0.64和1.40 eV,表明SAC-V可以作為促進Na2S轉化的高活性位點。Single-Atom Vanadium Catalyst Boosting Reaction Kinetics of Polysulfides in Na-S Batteries. Adv. Mater., 2022, DOI: 10.1002/adma.202208873.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08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