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杰/曾曉苑/孫學良AFM:IrRu/N-CNT助力高穩定性Li-CO2電池 2023年10月7日 上午12:31 ?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17 由于緩慢的CO2還原/演化電化學導致的大電位極化,降低了可再充電Li-CO2電池能源效率和循環性能。其中,打破Li- CO2電池動力學瓶頸的一種可能性是設計具有柔性幾何和電子結構的高效催化劑。 基于此,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孫學良院士、昆明理工大學張英杰教授和曾曉苑教授等人報道了一種具有獨特合金雙催化位點的高效協同催化劑,該催化劑由均勻的超細Ir-Ru合金納米顆粒修飾氮摻雜CNT復合材料(記為IrRu/N-CNT)組成。具有該催化劑的Li-CO2電池提供了6228 mAh g-1的高放電容量和7660 h的出色穩定性。 通過DFT計算,作者研究了CO2分子和Li2CO3簇在Ir、Ru和Ir-Ru納米合金(111)、(101)和(101)晶格面上的吸附行為。通過計算CO2還原過程和暴露晶格面上不同中間體在開路和平衡電位下的反應自由能,得到了最佳反應路徑。 結果表明,暴露活性位點上的游離CO2分子形成*Li2CO3需要多步反應,*表示催化表面的吸附物。*CO2在Ir、Ru和Ir-Ru合金上的反應能分別為-6.80、-8.32和-7.71 eV,表明Ru具有較強的CO2吸附能力,吸附的CO2傾向于靠近Ru的催化位點,Ir-Ru合金催化劑中的Ru元素起主要作用。 當一個被吸附的*CO2分子與一個游離的CO2分子結合形成*C2O4時,*C2O4在Ru的(101)面上的反應自由能最低,表明Ru對第二個游離的CO2分子仍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在Ir-Ru合金中,Ru仍然是主要的催化位點。由于Ru對CO2有較強的催化能力,*CO2在Ir-Ru合金(101)面中比在Ir(111)面中更容易轉化為*C2O4。 在放電過程中,被化學吸附在Ir-Ru納米合金表面的兩個CO2分子從陰極上捕獲兩個電子,形成不穩定的C2O42?物種。然后,不穩定的C2O42?中間體迅速經過兩步反應生成Li2C2O4。Li2C2O4中間體歧化生成Li2CO3。在CO2還原反應過程中,為自發反應。 Dual Catalytic Sites of Alloying Effect Bloom CO2 Catalytic Conversion for Highly Stable Li-CO2 Battery. Adv. Funct. Mater., 2023, DOI:10.1002/adfm.202213931.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213931.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07/5bfbebfacf/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獲審稿人一致好評!她,「國家杰青」,SCI一區期刊主編,今年第三篇Nat. Commun.! 2024年7月8日 三單位聯合AM:Cu-PHI/PTI助力CO2電還原制甲烷 2023年9月23日 npj Comput. Mater.: 深度學習方法在材料科學中的最新進展和應用 2023年10月13日 溫大/鄭大AFM:高性能硫宿主,每循環衰減低至0.004%! 2023年10月10日 南科大鄧永紅EnSM: 新型環狀碳酸酯實現高功率/低溫鋰離子電池 2023年10月11日 王磊/馬天翼,最新Angew.! 2023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