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al Passivation of Cathode and Anode through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face Engineering Enables Long-Lifespan Li Metal–SPAN Batteries, ACS Energy Lett. 2022, 7, 2866?2875, https://doi.org/10.1021/acsenergylett.2c01093
作者簡介
?忻獲麟教授 康奈爾大學博士學位。2013年到2018年間,他在布魯克海文實驗室建立了三維原位表征課題組。2018年夏,轉職于美國加州大學尓灣分校物理系并建立了以深度學習為基礎的人工智能和能源材料研究組DeepEM Lab。忻獲麟教授是電子顯微學領域國際上的知名專家,是電鏡行業頂級年會Microscopy and Microanalysis 2020的大會主席以及2019年的大會副主席,是NSLSII光源的科學顧問委員會成員,是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功能納米材料中心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提案審查委員會成員。他于2021年獲得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的杰青獎(Outstanding Early-Career Investigator Award),Microscopy Society of America 的伯頓獎章(Burton Medal),UC Irvine的杰青獎(UCI Academic Senate Early-Career Faculty Award);2020年獲得能源部杰青獎(DOE Early Career Award)。他在表征和清潔能源方面的研究受到政府和大型企業的關注。2018年至今三年不到的時間,他作為項目帶頭人(Lead PI)得到政府和企業界超過四百五十萬美元的資助用于其課題組在綠色儲能,電/熱催化和軟物質材料方向的研究。他是Nature, Nat. Mater, Nat.Energy, Nat. Nanotechnol., Nat. Commun., Sci. Adv., Joule, Nano Lett., Adv. Mater. 等眾多期刊的審稿人。他從事人工智能電鏡和深度學習、原子級掃描透射電鏡以及能譜相關的理論和技術、高能電子隧道理論以及三維重構理論等方向的研究。除了理論和方法學的研究,他應用三維電子斷層掃描術對鋰電池、軟硬物質界面、金屬催化劑等多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其課題組發表文章超過280篇,其中在Science,Nature,Nat. Mater.,Nat. Nanotechnol.,Nat. Energy,Nat. Catalysis,Nature Commun. 等頂級期刊上發表文章36篇(其中11篇作為通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