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硫化鎳基核殼結構納米催化劑用于高效海水電解 2023年10月7日 上午12:30 ?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13 在較高電流密度下電催化海水分解產生氫氣被認為是有效減少傳統礦物燃料消耗的一種有前景的策略。因此,迫切需要開發活性強的催化劑來克服嚴重的氯化物腐蝕、競爭性的氯析出和催化劑中毒。基于此,南開大學袁忠勇課題組制備了直接生長在泡沫鎳上的非晶NiFe氫氧化物層封端的Ni3S2納米金字塔核殼異質結構(NiS@LDH/NF),以協同調節電子結構和質量輸運,提高大電流密度下的析氧反應(OER)性能。 與直接物理混合不同,FeNi LDH殼層和高導電Ni3S2芯層的緊密結合將產生更大的表面積、更高的電導率和優化的電子結構等顯著的協同效應。結果表明,帶正電荷的Ni3S2核極大地改變了FeNi LDH殼層的電子分布,從而調整了FeNi LDH對OER的反應性能;同時,微米級的陣列結構和超疏水/超親水電極表面使得NiS@LDH/NF在較大的電流密度下具有較強的機械強度和較強的傳質能力;Ni3S2-FeNi LDH界面的表面重構防止了嚴重的氯化物腐蝕,提高了化學穩定性,從而使海水氧化得以持續進行。 因此,NiS@LDH/NF僅需要279、311和341 mV的過電位就可以在1M KOH海水中產生100、500和1000 mA cm?2的電流密度;該電極還能夠在較大電流密度下維持連續水氧化,在海水電解液中100小時工作以上不形成次氯酸鹽。 更重要的是,經過可控磷化過程后,由NiS@LDH/NF衍生的核殼Ni3S2-FeNi2P異質結(NiS@FeNiP/NF)也表現出優異的HER活性,僅需要52、237和327 mV的過電位就能在1.0 M KOH海水電解質中達到10、500和1000 mA cm?2的電流密度。最后,組裝的NiS@FeNiP/NF (?)||NiS@FeNi LDH (+)只需要1.636和1.958 V的電壓就能分別提供100和500 mA cm?2的電流密度。 這項工作不僅設計和研究了有效抗氯腐蝕的海水電解電催化劑,而且為優化電極結構和組成以制備更高效的海水電解電催化劑提供了指導。 Rational Synthesis of Core-Shell-Structured Nickel Sulfide-Based Nanostructures for Efficient Seawater Electrolysis. Small, 2023. DOI: 10.1002/smll.202300194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07/cb8ec1c1dd/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中南/青島大學/貝特瑞集團Small:界面共價鍵賦予Ti3C2 -Sb2S3復合材料優異儲鈉性能 2023年10月13日 ?南大/揚大Nano Letters:電脈沖驅動Co(II)/Co(III)循環和Coδ+穿梭,促進NO3?轉化為NH3 2024年3月11日 ?清華/電子科大Nature子刊:構建鈣鈦礦/沸石復合催化劑,串聯催化CO2轉化為芳烴 2024年4月28日 電池頂刊集錦:明軍、劉天西、楊劍、馬建民、許運華、王立民、劉棟、姜忠義、王景濤等成果! 2023年10月13日 ?中大AM:拓撲缺陷調控多孔碳負極實現快速界面/體積動力學助力高性能鉀離子電池 2024年5月15日 他,杰出青年科學家,H指數80,再發Nature子刊! 2023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