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Ru團簇表面電氧化產生RuO2,實現高效穩定析氧反應 2023年10月7日 上午12:32 ?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34 便攜式電子產品和電動汽車的迅速發展高度依賴于先進的能量儲存和轉換技術,并且基于多電子-質子轉移的非均相析氧反應(OER)是實現快速電化學能量可逆轉換的關鍵。然而,OER過程中關鍵中間體(*OH、*O和*OOH)轉移所需的高過電位嚴重阻礙了電池能量效率的提高。因此,構建高活性、高選擇性、高耐久性的電催化劑對于深入研究催化劑中間體與含氧中間體之間的動力學機理至關重要。 近日,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張濤課題組將Ru團簇錨定在VS2表面,其中Ru-VS2催化劑無序地包埋在碳纖維中并組裝成集成電極(Ru-VS2@CC)。 電化學性能測試結果顯示,所制備的Ru-VS2@CC催化劑在50 mA cm?2電流密度下的OER過電位為245 mV,,Tafel斜率為56 mV dec?1,優于RuO2(302 mV/84 mV dec?1)和VS2@CC(469 mV/124 mV dec?1);Ru-VS2@CC在0.6 V下連續運行20小時后,活性下降小于2%。 此外,利用Ru-VS2@CC作為空氣陰極的ZAB具有941 mA h g?1的最高容量和186 mW cm?2的最大功率密度,并且其工作了470小時后沒有明顯的電壓衰減(并保持了0.62 V的電壓間隙)。 實驗結果和理論計算表明,在反應過程中,Ru-VS2@CC上的Ru團簇會首先被氧化為RuO2,其不僅能夠作為保護層以防止內部Ru核被腐蝕,而且還能夠提供充足的反應活性位點,從而提高反應活性;同時RuO2封裝外殼通過Ru/VS2接觸界面誘導更多電荷來調節表面電子排布,Ru 3p和O2p軌道的電子耦合促進了Ru的費米能級的正移,從而減少了中間體的遷移能壘,并優化了*OOH到O2轉化的決速步(RDS)。因此,通過電氧化調節金屬中心的表面電子結構并保護Ru核對于建立有效的催化活性和穩定性至關重要。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Encapsulated Ru Clusters Enable Robust Durability for Efficient Oxygen Evolution. Small, 2023. DOI: 10.1002/smll.202207170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07/d4d9997572/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吵翻了!!!博士的年薪一般是多少萬? 2023年11月23日 長春光機所,Nature+1! 2024年6月29日 上海交大博士后Science發文,呼吁更好的博后政策! 2023年10月16日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汪國雄,最新AM! 2024年5月11日 蘇州納米所/廈大/西交Nature子刊: 光熱效應協同光催化,實現選擇性CH4氧化為C2H5OH 2025年1月2日 彭生杰/李林林/李蕾AFM:CoBDC/MXene實現高效的全pH內HER 2022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