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重量比能量的拼命追求導致了對體積能量密度的忽視,而體積能量密度是電池的基本要求之一。由于鎂金屬的高體積容量、不容易形成枝晶和低還原電位,可充鎂金屬電池被認為具有天生的高體積能量密度。然而,能量密度的顯著提高受到極其過量的鎂金屬負極的影響。
圖1. 電解液對鎂電池循環壽命的影響
華中科技大學王成亮、毛明磊、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索鎏敏等采用Mg2Mo6S8-MgS復合正極合理地設計了一個無負極的概念,其中MgS作為預氧化添加劑在循環過程中不斷分解,以補充新鮮的Mg來彌補電解液腐蝕造成的Mg損失。Mg2Mo6S8和MgS都作為活性材料,可逆地提供高容量。在復合正極中,Mg2Mo6S8催化MgS的分解,以釋放更多的Mg庫存并降低轉換滯后。
同時,Mg2Mo6S8對多硫化物有很強的吸附力,抑制了它們的溶解,有助于實現穩定的循環。此外,在無負極的Mg2Mo6S8-MgS/Cu電池中形成的Mg2+導電和電子絕緣的SEI可保護鎂金屬不受電解液的持續腐蝕,從而提高了循環性能。
圖2. 在無負極Mg2Mo6S8-MgS/Cu電池中Mo6S8在MgS上的電化學活化和Mg金屬負極的界面化學作用
因此,無負極的Mg2Mo6S8-MgS/Cu電池的可逆容量可達190 mAh g-1,并在100次循環后容量保持率為92%。經計算,這種無負極鎂電池的體積能量密度是極具競爭力的,為420Wh L-1。
隨著更多高性能正極和電解液的發現,體積能量密度將進一步加強,從而有望實現鎂電池的實際應用。這項工作將作為一個引子,點燃對無負極鎂電池的巨大研究前景。
圖3. 無負極的Mg2Mo6S8-MgS/Cu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The Proof-of-Concept of Anode-Free Rechargeable Mg Batteries. Advanced Science 2023. DOI: 10.1002/advs.202207563
原創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08/3b8c8049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