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高比容量的富鋰層狀氧化物(LLO)正極材料可以顯著提高全固態鋰電池(ASSLBs)的能量密度。然而,由于初始活化不佳,LLO材料在ASSLBs中的實際比容量極低。
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崔光磊等首次采用具有原位微分相差成像的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來研究Li1.2Ni0.13Co0.13Mn0.54O2的初始活化機制。
圖1. LLO的HAADF-STEM圖像
結合STEM圖像和原位DPC結果,這項工作確認了LLO中Li2MnO3和LiTMO2相的共存。由于納米級Li2MnO3和LiNi1/3Co1/3Mn1/3O2相的共存,在LLO晶粒和 LLO/Li6PS5Cl界面上觀察到鋰離子傳輸不均勻性。因此,在第一次充電期間Li2MnO3的活化受到嚴重限制,這可歸因于LLO中的納米級相分離阻礙了鋰離子通過其顆粒的傳輸,并導致Li2MnO3?/Li6PS5Cl界面的高阻抗。
圖2. Pt/LLO/LPSCl/Pt的原位電荷密度分布表征
此外,ASSLBs和液體電池中LLO的電化學性能比較表明,由于正極材料/固態電解質界面的高阻抗和固態電解質的低離子傳導性,Li2MnO3的活化在ASSLBs中受到了更嚴重的限制。
該研究對富鋰材料的內在結構和異質鋰離子傳輸動力學有了基本的了解,對ASSLBs中Li2MnO3相的急劇約束性激活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這項研究將為合理設計納米級結構和正極/電解質界面提供指導,以充分釋放ASSLBs中富鋰材料的高能量密度。
圖3. LLO正極的電化學性能
Direct Observation of Li-Ion Transport Heterogeneity Induced by Nanoscale Phase Separation in Li-rich Cathodes of Solid-State Batterie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2. DOI: 10.1002/anie.202209626
原創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08/4233f460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