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國Angew.:基于表面原子排列控制的單晶高鎳正極化學-機械耦合穩定性研究 2023年10月8日 下午3:43 ? 頭條, 干貨, 頂刊 ? 閱讀 4 層狀過渡金屬氧化物正極是鋰離子電池(LIBs)的主要正極之一,具有高效的鋰離子插層化學特性。受層狀相互作用弱和表面不穩定的限制,其電化學性能受到機械和化學失效的影響,尤其是富鎳(Ni)正極。 在此,中科院化學研究所郭玉國研究員團隊報道了以單晶富Ni LiNi0.83Co0.11Mn0.06O2(S-NCM)正極為模型體系,闡明了表面性能的關鍵作用。通過控制正極表面的結構和元素原子排列,作者構建了具有更高模量和化學惰性的富Co表面和層狀尖晶石交織結構,實現了穩定的單晶正極(RS-NCM)。 維尖晶石結構域共享相同的立方緊密堆積(ccp)氧框架,在層狀結構中相干地構建,并作為鉚釘加固單晶中的長程層狀板。表面還原Ni和富集Co可進一步提高合金的剛度,減少副反應。所設計的正極具有化學-機械耦合穩定性,有助于提高正極的電化學性能和熱穩定性。 圖1. S-NCM和RS-NCM的結構表征 研究表明通過機械應變耗散和化學侵蝕抑制,正極在1 C條件下150次循環后,即使在苛刻的60 ℃條件下,仍能保持82%的容量。總之,通過表面原子排列設計,在模型單晶富鎳正極上實現了化學-機械耦合穩定性。 基于Ni-Co- Mn體系,對表面原子進行元素和結構上的排列,形成了層狀-尖晶石交錯結構和表面濃度梯度,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對應力的耐受力和對副反應的抵抗力。改性后的正極具有良好的電化學性能和機械化學穩定性。 因此,該工作揭示了表面性質的關鍵作用,它密切聯系著層狀過渡金屬氧化物的機械和化學穩定性。強調了表面設計對原子排列(包括內在組成和結構)的意義。 圖2. S-NCM和RS-NCM的性能 Chemical-Mechanical Robustness of Single-Crystalline Ni-Rich Cathode Enabled by Surface Atomic Arrangement Control,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3 DOI: 10.1002/anie.202302170 原創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08/95e028fa46/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劉志敏AM:部分氮化Ni納米團簇在超低過電位下實現電催化CO2還原為CO 2023年10月15日 Nature子刊:新型高容量/高電壓鈉基電池正極活性材料! 2023年10月8日 張亮/劉鐵峰/蘇岳鋒AFM:局部配位工程實現鋅離子電池3500次穩定循環! 2023年10月8日 陸俊/徐睿/耿東生AEM: 低過電位的非水系Mg-CO2電池及其失效機制 2023年10月8日 重磅Nature:超快光學顯微鏡,邁入原子尺度! 2024年5月10日 ?南開/溫大PNAS:陰離子-Na+配位化學的調控助力低溫鈉離子電池 2024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