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車仁超AEM: 陽離子空位有序超結構增強鎢青銅負極的循環穩定性 2023年10月8日 下午10:04 ? 未全平臺發布, 頂刊 ? 閱讀 26 由于其結構開口和可調節性,鈮基鎢青銅氧化物最近成為極具吸引力的鋰離子電池(LIBs)快充負極。然而,具有鎢青銅結構的電極通常會受到由Li+嵌入/脫嵌引起的結構變化的影響,導致循環性能不理想。 為避免上述問題,復旦大學車仁超教授等人設計并制備了一種新型四方鎢青銅 (TTB)結構Ba3.4Nb10O28.4(BNO),并將其作為具有突出循環性能的LIB負極材料。其中,作者通過簡單的固態方法制備了BNO塊體,而BNO@C微球的合成采用噴霧干燥法,分為前驅體制備、噴霧干燥和煅燒三個過程。電化學測試表明,BNO在0.1 C時初始充電容量為167 mAh g-1,首圈庫侖效率為55.7%。相比之下,BNO@C提供了252 mAh g-1的增強可逆容量和70.6% 的更高首圈庫侖效率。 此外,BNO和BNO@C均表現出優異的倍率性能和循環穩定性,其中 BNO@C優于BNO。重要的是,基于商用LiFePO4正極和BNO@C負極組裝的全電池也表現出令人滿意的倍率性能和循環壽命,即使在5 C下循環2000次后容量仍保持84.6%,證實了該負極的實際應用可行性。 圖1. LiFePO4|BNO@C全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通過多種表征和理論研究,作者提出了一種合理的Li+傳輸和嵌入機制:最初,由于BNO顆粒之間的晶界,來自外部的Li+被快速傳輸。然后,它們移動到具有陽離子空位有序超結構的單個粒子中,其中Li+沿著孿晶邊界或陽離子空位帶遷移并最終嵌入活性位點。憑借穩定的上層結構,暗帶中空置的三角形和四邊形隧道充當Li+存儲的活性中心,而亮帶中的非活性五邊形確保了局部結構穩定性。 因此,優異的倍率性能可歸因于較大的Li+擴散系數,這得益于其內部的實質性邊界和快速傳輸路徑。穩定的循環性能源于BNO和BNO@C的低應變特性,這得益于前所未有的陽離子空位有序超結構。總之,這項研究對于建立鎢青銅負極結構-性能關系并促進穩定LIB負極的合理設計具有重要意義。 圖2. BNO和BNO@C的原位XRD表征 Cation-Vacancy Ordered Superstructure Enhanced Cycling Stability in Tungsten Bronze Anode,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2. DOI: 10.1002/aenm.202201967 原創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08/c999093d6f/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周江/史曉東/魯兵安AEM:凹面碳球的可控設計及儲鉀/鈉性能探究! 2022年10月21日 哈工程曹殿學ACS Energy Letters:一種長循環、高倍率可充電水系銨離子電池 2023年10月10日 邵敏華教授JACS:Fe-N-C提高負載型納米Pt燃料電池的穩定性 2022年11月1日 張強&汪國秀等AM綜述:史上最全!52個Figure道盡60年鋰硫電池興衰史! 2023年10月30日 張聯齊/宋大衛/馬月AEM:室溫固態聚合物電解質中的鋰離子轉移機理 2023年10月8日 【鋰硫】Small:MOF-Co4N正極增強多硫化物吸附、提高反應動力學 2023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