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S:高分子輔助策略立大功!高密度鈷單原子催化劑強化析氧反應活性 2023年10月8日 上午12:31 ?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30 電催化水分解提供了一種有效的制氫方法,但陽極氧析出反應(OER)消耗了90%的能量,阻礙了該方法的發展。近年來,貴金屬(Ir、Ru等)基單原子(SAC)催化劑與3d過渡金屬氧化物相結合,在OER中表現出良好的性能。 然而,貴金屬的稀缺性和高昂的價格限制了其在工業中的應用。含有M?Nx?C的過渡金屬基SAC嵌入氮(N)摻雜的碳質支架中,正在成為熱/電催化貴金屬催化劑的替代品。然而,使用C?N前驅體和金屬鹽高溫合成M?Nx?C SAC的單原子密度較低(1.0-1.5%),而金屬含量的進一步增加會導致團聚,限制了催化劑的性能。 基于此,卡爾加里大學Md Golam Kibria、胡勁光和Pawan Kumar等報道了一種高分子輔助的SAC合成方法,通過鈷酞菁四聚體(CoPc)和蜜勒胺(CoMM)的縮合,使密集填充的Co SAC (10.6 wt%,3.18 at%)包埋在富含吡啶-N的碳質框架中。 蜜勒胺的C6N7單元和CoPc的直接融合產生了高密度的Co SA位點,并且其穩定在富含N的共軛碳質框架中,在電催化過程中促進了電荷傳輸。基于同步加速器的WAXS消除了任何亞納米聚類的發生,同時散射數據的擬合證實了在碳質支架上嵌入的吡啶Co?N4位點。 實驗結果表明,分離的Co中心促進高效率和穩定(> 300小時)電催化OER過程,并且由于金屬-載體協同作用,催化劑在1.65 V下的質量活性/TOF達到2209 mA mgCo?1/0.37 s?1。 為了評估吡啶位點是否提供最高的OER性能,研究人員將其與吡咯位點進行比較。實驗結果和理論計算表明,與吡咯結構相比,M?OH吸附在吡啶結構中更有利,并且合成的富吡咯-N催化劑(CoGML,CoCML和CoCMM)含有較低的Co含量或金屬Co NPs,因此表現出較差的性能。 PDOS結果表明,與吡啶模型相比,吡咯結構上含氧吸附質與Co之間具有更強的鍵合作用,且具有更接近費米能級的d帶中心;Bader電荷分析和RDS中*OH和*O中間體的電荷密度差圖表明,吡咯結構增強了*OH從鈷到氧的電子轉移,并且吡啶和吡咯結構上*O的電子轉移相似。 總的來說,該項工作所提出的合成策略對合理設計高濃度SA電催化劑以取代貴金屬催化劑具有一定的啟發作用。 High-Density Cobalt Single-Atom Catalysts for Enhanced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3. DOI: 10.1021/jacs.3c00537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08/e4e5c2dc61/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Nature子刊:Cu-Ag界面誘導的弱CO結合位點,促進CO電還原成多碳液體產物 2023年10月11日 復旦教授談男女婚戀困境:要理解女性困境 評論區炸了:他好懂我! 2024年2月19日 河工大、阿姆斯特丹大學Adv. Sci.:通過錫單原子催化劑的配位工程控制電化學CO2還原選擇性 2023年10月18日 武大莊林團隊Angew:多維電化學策略,揭示氫氧化反應的實時工作機制! 2024年4月16日 妥協?同流合污?舉報?學生學術不端,導師怎么辦?林國強院士給了最佳答案 2023年11月20日 浙大高翔/張霄JMCA:機器學習加速識別用于低溫NH3-SCR的高性能催化劑 2023年10月12日